萨满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神秘色彩。很多人好奇萨满教十二仙是什么,它们在萨满教信仰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是与神灵沟通、护佑族人的重要象征。同时,中国萨满教还有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多达40个。这些冷知识涵盖了萨满教的仪式、神话传说、崇拜对象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信仰上的独特表达和历史演变。探索这些内容,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萨满教这一古老宗教,还能感受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与底蕴。
1. 萨满教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原始宗教,是中国北方古老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
2. 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意为“兴奋的人”或“激动的人”,后来演化为专门从事神职活动者的称呼。
3. 萨满教在满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中流传,这些民族多生活在东北的密林深处,以渔猎为生。
4.八十岁的关扣尼老人是中国鄂伦春族唯一的“萨满 ”,也是中国国家级萨满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5.萨满教仪式多样,包括成巫、祭祀、治病、祈愿和除秽等。男女萨满分别称“博”“亦都罕”,学术界认为其源于母系社会,早期主持人为女性。
6.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视自然物为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十二位代表大自然和宇宙不同力量的神灵,被称为“萨满教十二仙”。
7. 萨满教的神职人员分为男萨满和女萨满,分别负责不同的祭祀和仪式。萨满的权力和地位也常伴随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如维护部落的和平与稳定等。
8. 萨满的仪式活动通常包括跳神、请神、送神等环节,以歌舞、咒语和法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9.萨满教仪式中,法师使用神鼓、鼓槌、神鞭等法器及口琴、铜镜等乐器,身着法冠、神裙等法服,用以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祈福驱邪。
10. 萨满的服饰通常色彩斑斓,充满象征意义,如鹿角、熊爪等动物元素代表力量与勇气。萨满的帽子常常装饰有羽毛或兽皮,象征与天空和动物的紧密联系。
11.根据学者们研究清宫萨满祭祀,白洪希认为其是团结满人的手段。《清代宫廷萨满祭祀》一书和《神秘的清宫萨满祭祀》是史料汇编,但观点有限。
12.出马仙是萨满教的延续,以狐狸等灵性动物修炼成仙家为核心。仙家与有缘弟子合作行道,涉及查事、治病等。出马仙堂口形式多样,现形成新五大仙族。
13. 萨满教中有一种称为“萨满医术”的治疗方式,通过咒语、舞蹈和草药等手段治愈疾病。
14. 萨满认为某些疾病是由神灵引起的,需要通过祭祀和仪式来祈求神灵的宽恕和治愈。
15. 萨满教有严格的禁忌和规定,如禁止砍伐神树、禁止捕食神兽等,违反者将受到惩罚。
16."跳大神"源于东北萨满巫教文化,曾是封建迷信活动,现转为民间艺术如太平鼓、神调。需二人合作,全副神装,充满神秘色彩。现满族等民族仍有萨满舞,但真正萨满巫师已稀少,被列为非遗。
17.萨满教信仰民族中,萨满被视为神圣使者,担任祭司、法官等要职,对部落事务有重要影响。
18.满族历史上信奉与通古斯人相似的多神信仰——萨满教,其源自女真语的“萨满”一词,南宋文献《三朝北盟会编》已有记载,专指巫师。
19.满族面具以女神为主,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是萨满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色彩明快,内涵丰富。后演变为娱乐工具,清朝时宫廷和民间流行假面舞。面具多用纸、树皮制作,形象多样。
22.萨满剪纸是中华民间艺术,源于萨满教的多神信仰,用皮革等原料剪制神灵形象,专治精神错乱等病,体现了中国剪纸文化。
23.萨满教认为宇宙分三界,上层为神灵世界,中层为人类和动物居住地,下层为死神与魔鬼之地狱,中层与下层间有一未知世界为死后去处。
24.满族因宗教信仰(萨满教)视狗为守护神,禁忌食用狗肉。这一传统信仰在现代满族聚居地区仍受尊重。
25.“萨满”一词源自满语及其他通古斯语族语言,学术界对其来源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它来自梵语“sramana”,也有人认为是通古斯语本土词,意为“智者”或“晓彻”。
26.萨满教崇拜火为神圣纯洁之物,各族群对火有不同称呼和敬奉方式,民间还因此形成诸多禁忌,如不能跨火堆、用水灭火时说请火神挪脚等。
27.萨满教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鄂温克、鄂伦春族人认为太阳、月亮、北斗星有神力,祈求平安长寿。风、雨、雷神也有崇拜。蒙古族人认为雷声是天神呐喊,达斡尔族人视雷电为最高神的使者。
28.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崇敬土地神,对游牧民族而言,选择水草丰美之地放牧至关重要。据《马可·波罗游记》,蒙古族信奉纳蒂盖神,即土地神,家家户户供奉。
29.专家考证,萨满教源于原始渔猎时代,是北方多民族信奉的宗教,对我国北方各民族影响深远,尤其在三江流域及部分锡伯族中得以完整传承。
30.萨满山,又称萨吉满盛山,位于黑龙江呼玛县。它是鄂伦春族祭祀萨满和山神白那恰的神山。相传鄂伦春英雄萨吉满战胜邪恶之神后,化身山石,受后人祭拜。山神白那恰庇佑猎人丰收,人们路过时叩首祈求。
31. 萨满教的神灵体系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三类,其中天神最为尊贵。
32.新疆发现大量萨满教遗存,涉及草原石人、墓地石人、鹿石、岩画等,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萨满信仰及神灵巫术,如小河墓地的祭物和阿尔泰巴泽雷克的铜锅等。
33.萨满神偶蒙古语称“翁衮”或“翁固德”,其形态各异,包括凶猛动物和祖先神像。用毡子、皮革、木头等制作,萨满在仪式中呼请附身并模仿其姿态舞蹈。每年农历七月初九或九月初九举行祭祀仪式。
34.蒙古族萨满教历史悠久,现称“博教”,分男女两种。其法器包括神鼓、鼓槌、神鞭、神刀、锣、口琴和铜镜等。
35.萨满候选人需经历受难、死亡与重生,用铁钩自残后神鸟将其碎尸分发给疾病和死亡神灵,神灵吃其肉后赋予其治愈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萨满。
36.萨满舞是北方民族原始舞蹈,源于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今在多个民族遗存。在查干湖冬捕仪式上,萨满舞与藏传佛教仪式结合,展现文化融合与生存需求。
37.萨满治病遵循医道医德,恪守祖规,为族人竭诚服务,禁止贪婪、懒惰,专注解难祛灾。采药应时、忌草率,炮制洁身忌同房,药成心系族众。诊病宜细宜谨,抚胎不滋淫,传授精术。违反禁忌将受神人共责。
38.萨满教在发展中融入科学元素,充实和完善了萨满医术。如今,蒙医整骨学已成为独立学科,包金山将传统包氏萨满整骨术与现代医学结合,编写了医学专著,整骨医术虽已独立,但仍保留神秘色彩。
39.萨满文化用迷幻药品沟通神灵,扩展意识。原因有三:追求神秘体验,探索内心世界,信仰宇宙整体。药品成为连接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媒介。
40.东北曾盛行萨满信仰,五大仙家(胡、黄、白、柳、灰)被民间供奉为五显财神。可通过《萨满仙家表》了解。
以上是中国萨满教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点不仅展现了萨满教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也打开了我们了解这一古老宗教的独特视。
冷知识文化历史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