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浪潮汹涌的当下,不同年龄段创业者的思维碰撞格外引人关注。当充满创新活力的90后创业者与经验丰富的70后安利直销员相遇,一场跨越代际的交流就此展开。安利直销员群体一直以来都备受大众好奇,他们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此次90后与70后的对话,或许能揭开安利直销员的一些真相。90后带着对新兴商业模式的见解,70后携着多年直销积累的经验,两者交流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是理念的融合,还是观点的碰撞?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场对话背后的故事。
为了搞清所谓“多级分销”经久不衰的原因,我决定与一位安利直销员彻夜长谈,几个小时的对话让我彻底理解了这种所谓“多级分销”的商业模式。
几天前,去深圳听凯文凯利的演讲。凌晨时分才安顿下来,然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手机没电了,而且也没有带充电器,于是只好跑到楼下的麦当劳求助。坐在吧椅上,插上了借来的充电器,我突然留意到身边的一个男人。
他大概40来岁,面容苍老,满脸皱纹;身穿一件西服,看上去很廉价,但是保养得很干净;他挎着一个皮包,同样廉价,而且看上去使用了很多年。我并不奇怪会有人因为租不起房子,选择在麦当劳过夜——但是我从没见过穿着西服在麦当劳过夜的人。
还没等我继续观察他,他已经走上前了。
“你是做什么的啊?”他问。这样的搭讪方式让我多少有些奇怪。
“我……没有事情做……”我答到。我并不想回答:“我在创业,然后做的是一个blablabla的项目”——我懒得解释。
“人总要有事情做啊!”他说道。“唉,我找不到事情做。”我苦笑道。
“现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找不到事情做怎么行呢?”
我暗自一笑。虽然在这个人身上看不出一丝创业者的痕迹,还是有些好奇。“请问您是做什么的呢?”为了避免说更多谎话,也为了结束无意义的对话,我反问道。
“我啊……我是做安利的……”
“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
此刻,我意识到自己拥有两个选择:
其一,“抱歉,还有事情,先走了……”这是我可以迅速从我们所认为的“传销者”脱身的办法;
而我说出口的是:“一直了解不多,比较感兴趣,能详细讲讲吗?”我希望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所谓“直销”如何演化,甚至希望能劝说他“迷途知返”。
于是男人打开了他的记事本。开始讲起了“故事”。
他说,如今,安利的直销,已经变成了“微店”的模式。只需要购买3000元的产品,就可以开一家微店。这是成为安利直销员的最低标准,而此后,你就可以通过推广安利产品,获得6%的返利。
(此处和下文中所有提到的“微店”,均为直销员的个人表述,与口袋购物旗下产品“微店”无关)
如果能卖出3000元的产品,按照6%的返利,扣除掉各种名目的收费,你可以获得的钱是:153元。
买了3000元的安利产品怎么卖掉?男人给我“指了一条明路”。“找你身边的30个朋友,每个人买100元,就可以了”。
如果觉得6%的返利太少怎么办?他告诉我了另一个方法——如果你一次性购买更多的产品,返利的百分比也可以随之提升。比如,12500元的产品购买,就可以让返利翻番达到12%,而如果一次性购买125000元,返利比例可以达到24%。
男人告诉我,这只是第一步。真正赚钱,靠的并非“开微店”本身,而是“帮助更多人开微店”。他算了这一笔账:
如果你每个月帮助50个人开了微店,那么,每个月就是15万元流水,按照24%的返利,扣除杂项费用,每个月收入可以达到2.3万元——算上年终奖金,年收入可以达到36万元。
接下来重点来了,如果觉得这些赚的还不够多的话,还有最后一招——
前方高能!
男人说,这叫“培养愿意帮助别人开微店的人”。
至此,三级分销的网络彻底打通——如果能培养出三组这样的人,年收入就可以达到100万元,9组就是180万元,20组时,你就可以成为“皇冠大使”,年收入540万元。
然而,眼前这个衣着平平的男人,并不能让我产生任何关于540万的联想。
于是,社会责任感爆棚的我,决定尝试着说服他……
“既然做的这么好,那你现在收入怎么样啊?”
“我……”他顿了顿,“我刚刚开始做安利,刚两年。”
“那这两年你收入情况怎么样啊?”我追问。
“做安利需要耐心,一开始都没有什么效果。”他说,“我相信会越做越好。”
看到没有效果,我便放弃了追问。聊起家常,我才得知,他是一名退伍军人,还曾经在我的家乡服役。十几年从军,退伍后放弃了转业。我问他为什么会放弃很多人“如获至宝”的转业机会,他说,因为“给人打工太受拘束”。
“给人打工,什么时候是头?”他说道,“我就是为了做安利才来这里的,等到做到了皇冠大使,每天不用工作,带着老婆孩子去旅游,多好!”
然而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深圳房租太贵了,一个单间,每个月要700多……”
显然,他手头并不宽裕。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天下人人都做安利,那谁来创造财富呢?”我希望这句话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正是因为不是人人都做,所以才会有利润空间。”他的回答很是出人意料。“国家为了调控,规定军人、警察、公务员不能从事安利。这恰恰是对于行业的保护。”
呵呵,和电视上传销组织的洗脑一模一样。
男人说着,有些兴奋:“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但是我不一样,我要像对待小树苗一样,把安利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退出。”说着,他拿出了手里的本子,里边是各种“课程资料”。每节10元的课程,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但是却是必要的开销。
“对了,你的孩子多大了,以后你打算让他做什么啊?”
“让他读书,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
我的心头燃起一线希望……
“然后让他跟我做安利……”
……
谈话的最后,我请求拍下他本子上的内容,而他则让我写上自己的名字。我犹豫片刻,签上了这三个字:
范(fan反)传孝(xiao销)。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