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是衡量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重点高中录取率更是其中关键。对于东莞的学生和家长而言,了解2025年中考录取率以及各初中的实力情况十分必要。随着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哪所初中能在中考中脱颖而出备受关注。各初中的重点高中录取率能直观反映其教学成果和学生的整体水平。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东莞各初中的中考情况,分享相关中考成绩,并详细附上各初中重点高中录取率,为大家呈现更清晰的东莞初中教育格局。
不知不觉已到年尾了,东莞
小升初
和
中考
备战即将开启。
初中
是十二年基础教育的
中段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如今,
考高中难于考大学,中考是分流,而高考是分层。
中考是一次性,没有回头路,具有
不可逆转性
,而高考还可以再来一次。因此从
升学
角度讲,
中考比高考其实更重要。
各初中的
办学水平
和
特色
,是东莞小升初和中考家长
升学择校
重要的
参考因素
,那么东莞
200多所
初中到底哪家强呢?
今天小编以各校
中考成绩
为基础,综合考虑各学校
硬软件、办学历史、师资、管理水平和社会口碑
,带大家盘点东莞各初中,对初中进行
分档
。希望为各位家长做
小升初择校
和
中考志愿填报
做一些参考。
一、东莞初中知多滴
1. 东莞初中概况
东莞教育局
2021年2月
在官网公布了
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如下图:
截止
2020年底
,东莞有初中共
206所
,其中民办
158所
,公办
48所
,民办
占比
高达
76.70%
。初中在校生共
265727人
,其中民办
151912人
,占比
57.17%。
东莞初中
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上,民办均多于公办
,这是东莞教育的一大鲜明特点。
2. 东莞公办初中情况
截止
2021年9月
,东莞共有
公办初中58所
,各镇街至少设有
1所
公办初中。
常平,虎门,莞城,松山湖,石龙
等五个镇街均有
3所
,有
17个
镇街只有
1所
公办初中。
相比于
公办小学
,东莞公办初中
学校数量和学位数均较少
,小编认为
公办初中是东莞当前公办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大的短板,急需扩容提质
。
下图为东莞各
公办初中的基本情况
:
创办
最早的是
清溪中学
,创建于
1929年11月
,至今有
92年
历史。
占地
最大的是
厚街湖景中学
,有
206亩
。
建筑面积
最大的是
东莞外国语学校
,共
11万㎡
(含小学和高中)。
共有10所 省一级
望牛墩
中学,
东城实验
中学,
长安实验
中学,
东莞中学
初中部,
常平中学
初中部,
常平振兴
中学,
东莞中学松山湖
学校,
黄江
中学,
东坑
中学,
大朗
中学。
3. 东莞民办初中情况
东莞
民办中小学镇街分布
如下:
截止
2021年9月
,东莞共有
民办初中
174所(未包括国际学校和特殊类型学校)。
部分民办学校基本情况
毫无疑问,民办初中规模最大的是
东华
,两个校区初中在校生超过
18000人
。创办最早的是
东方明珠学校
,创办于
1993年
。
二、中考成绩指标
中考成绩
是衡量一个初中
整体办学水平
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作为各学校
综合水平等级
定档
的重要因素。
每年中考完,东莞各学校就通过官方或者民间发布中考“
喜报
”,各学校为中考喜报“
好看
”,可谓绞尽脑汁,报喜不报忧,避重就轻,取长避短.........
套路满满
。中考成绩汇总中的各种
文字和数字
游戏套路让家长看着迷糊,貌似每个学校的中考成绩都很牛。
家长要全面客观,准确地看懂各校中考成绩,就必须先要弄懂中考成绩
各项指标的
含义
和意义,
今天小编给大家普及下
。
1.平均分
即全校参加中考学生的中考成绩的
均值
,这是
衡量一个学校中考整体成绩最重要的指标。
每年中考前夕,在东莞部分中
低端民办学校
,会有小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主动或者被动“
放弃
”在东莞参加中考,留下
成绩相对较好
的学生参加中考,导致某些中低端民办学校的中考成绩
平均分
较高,这是一种“
数据假象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办学水平。
下图为 2020年东莞中考部分学校平均分
2.参加考试人数
这项指标是
平均分
及各项
升学指标
统计时的
分母
,东莞不少学校在发布中考成绩喜报时,有意不提
考试人数
,这是比较常用的
数据套路
。
从统计学角度讲,只谈
分子
,不谈
分母
的统计就是“
耍数据流氓
”。
3.公办六大校上线率
公办六大校
即
莞中、松中、一中、高级、实验
五大校+
莞外
,这个数据体现各学校达到
公办重点高中
的人数比例,是
成绩中上等户籍考生关注的最重要指标
。
4.重点高中上线率
重点高中
通常指
公办六大校
+
民办五大校
(东华/光明/翰林/南开/虎外),这个数据体现各学校达到
公民办重点高中
的人数比例,是
成绩中上等考生(含随迁生)关注的重要指标
。
特别说明:
上线率≠录取率
,
上线率
代表过录取线(第一志愿正取线)的人数比例,
录取率
代表实际录取比例,两者截然不同,一般学校
录取率远低于上线率
。
举 例:假设DH某年参加中考人数是
6000人
,有
3500人
达到公办六大校最低正取分数线(一般为
莞外
),那么其公办六大校上线率为
58%
,假设过线考生中其中有
1800人
是非户籍生(随迁生),大多数考生未达到
随迁生分数线
,其中有部分考生过录取线但未填报
公办六大校
志愿,那么DH的公办六大校
实际录取率
远低于
50%
。
5.普高率
即考取
普高
的人数占总参考人数的比例,这是衡量一个学校
中考整体升学率
的核心指标, 是
大多数成绩中等及以下考生关注的重要指标
。
6.高分率(优秀率)
一般指某学校中考成绩得分率在
90%
以上考生的占比,东莞一般把高分的门槛设置在
700分
。
高分率是成绩优秀学生关注的重要指标
。
以上
五个指标
(除参考人数外)是中考成绩的主要指标,从五个关键指标基本可以判断
各学校中考成绩的整体水平
。
三、东莞各学校中考成绩
1.2021年部分学校中考成绩如下
2.2020年部分学校中考成绩如下
平均分榜单
高分榜单:
优秀率榜单:
3.各学校五大校录取率
2019年东莞部分学校 五大校上线及录取情况如下
注意:上线率≠录取率
四、东莞各初中档级划分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学校之间也会有差异。为了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各初中的整体水平,我们选取
五个中考关键指标
作为分档的主要依据,即
平均分,高分率,六大校上线率,重点高中上线率和普高上线率
。
1.顶尖学校
顶尖学校包含
1所
公办学校(莞外)和
3所
民办学校(东华/虎外/宏外),这些学校
高分率
平均在
30%
以上,
公办六大校
上线率在
50%
以上,
重点高中
上线率在
70%
以上,
普高
上线率在
95%
。
近五年,
东华,虎外
和宏外
的中考平均分长期占据东莞
前三
,交替领先,共同组成东莞民办学校
第一阵营
。三校均分差距均在
个位数
,平均分高于市平均分
100分
以上,
优势异常明显
。
东华
号称东莞
神校
,
学霸流水线
,相比东莞其他民办名校,其
体量巨大
(初中在校生
18000人
以上),中考依旧能长期取得较高的“
平均分
”,实属不易。
虎外
和
宏外
均属于
小体量精英化
办学,两校考生人数均不及东华的
10%
,从统计学角度讲,两校
分母
(即参考人数)过小,中考
平均分
的“
含金量
”略低于东华。
但在
公办六大校升学率
和
重点高中升学率
两个数据上,
虎外和宏外均要高于东华
。
东华
、
虎外
和
宏外
优秀的中考成绩的基础是均拥有
优秀的生源
,尤其是
东华
,在小升初考试择优招生时代,网罗了东莞至少
80%
以上的学霸。
即便在
摇号招生
时代,东华的
生源平均质量
被“
稀释
”,相比以往有所降低,但其仍然是
大多数成绩优秀学生的第一选择,
毕竟
中考数据
摆在那
。
我们看看
2016年-2021年东华与全市中考成绩对比
:莞外
创办时间不久,但其中考成绩相当亮眼,相比其他公办初中,
各项数据都有明显优势
。但在
平均分
上与上述三大
顶尖民办学校
还是有一定
差距
,这主要是
小升初生源质量差距
造成的,莞外没有生源
选择权
,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很了不起。
能进入上述四所
顶尖档级
学校,至少有
50%
的机会可以上
重点高中
。
2. 第一档学校
第一档学校,中考
平均分
高于市均分
50分
以上,高分率在
15%
以上,
公办六大校
上线率
40%
以上,
重点高中
上线率
50%
以上,
普高
上线率
90%
以上。
划入第一档的有
10个
学校:东莞教育强镇街公办学校,
莞城,南城,松山湖
各
2所
,共
6所
。再加上
光明,翰林,南开
三大
民办名校
。
莞城
作为东莞老城区,拥有
优质的公办教育资源
,其公办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异的成绩,是
东莞公办教育水平最高的镇街。
南城
的教育水平曾经处于东莞二三流水平,近十年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公办
办学水平
和
口碑
快速提升,已经稳居
公办第一阵营
。
松山湖
作为东莞经济发展高地,教育发展起步晚,但是投入大,起点高,定位高,历年先进,其
整体办学水平已经仅次于莞城
。
光明,翰林和南开
均为传统
民办五大校
,但前有
东华
等
3所
顶尖民办学校的压制,后有一批新建的
优质学校
的追赶,近几年生存空间受到
挤压
,与二档民办学校的相对优势在减弱。如果依旧吃“
老本
”,这三所学校很可能会被
华附,海德,丰泰
等一批新建的高起点优质民办学校“
挤出
”民办
五大校阵营
。
三校
中考成绩
相比以往巅峰期有所下滑,
重点班
成绩依旧很优秀,但是
平行班
的中考成绩已经没有明显优势了,其与
顶尖民办学校的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
,优质民办名校的
标签属性有所降低
。不过三校毕竟为东莞传统
五大名校
,其雄厚的
基础
和
底蕴
还在,
短期内依旧是东莞第一档民办学校
。
能进入第一档学校就读,
考高中问题不大,有较大希望读重点高中。
3. 第二档学校
主要是东莞
公办教育基础较好
的镇街的公办初中,比如
石龙,石碣,常平,大朗,厚街,寮步,塘厦
等。
第二档民办学校数量众多,至少
30所
,分布比较广泛,有较高的知名度,我们所熟知的
尚城,新亚,御花苑,光正,石竹
等学校均属于此档。第二档学校
名气
虽然远不如第一档,但是
办学水平与第一档学校差别并不大
。
由于篇幅有限,其他档次学校就不一一列举了,后期我们会有东莞各初中学校介绍系列专题推文,将会有更详细的分析解读,敬请关注。
经过综合评估,东莞各初中分档如下(仅供参考)
:
写在最后
1. 生源质量是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决定了各学校的
办学成绩
(主要是中考),
中考成绩并不能完全体现学校办学水平
,但可以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
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与其说家长选择
优质学校
,不如说家长选择“
优秀同学
”。
2.
东莞
2020年
,正式开启
小升初摇号
时代,民办名校丧失了“
提前择优招生
”的特权,
其生源质量较以往有不同程度下降
,
2023年
将是东莞“
摇一代
”的中考之年,将验证各民办名校的“
真实力
”。是各大民办名校“
挤水份
”和公办学校“
自证实力
”的最佳时机。小编预计,
2023年将是东莞初中格局的转折之年,或许到时东莞的民办狂热的氛围会大降温,
让我们拭目以待。
3.
小编在此纠正一个误区
,
不少家长认为,
东莞的民办初中要强于好于公办初中
,这种论调在东莞很有市场。这种观点是极不客观的,如果把东莞全部民办初中(超
150所
)和全部公办初中(超过
50所
)一起对比,公办初中整体水平明显更高。如今,我们很多家长眼里只盯着
东华
等极少数(不超过
10所
)
优质民办名校
,而对占比超过
80%
的一大批
中低端民办学校
(中考成绩相对较差,办学水平相对较低)
选择性忽视
,从而得出
东莞民办初中远好于公办
的结论,显然是极其片面的。
4.
家长在选择学校时
要理性,切记不要跟风,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上述是我们对东莞初中的
分档盘点
,希望各位家长
全面客观地看待东莞各初中的整体水平。
—END—
——特别声明——
由于我们掌握的信息有限,以上汇总资料和分析不代表官方,仅供参考,如有疏漏或者错误,欢迎指正。本文由
东莞倍思特升学导师
原创,授权“
东莞慧家长
”公众号独家发布。本文中的
文字和图表
(带水印)均为作者原创,未经“
东莞倍思特升学
”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均不得在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微博等各网络平台及线下讲座,论坛等商业性场景中转载,引用,抄袭。违者必究,我们将保留追究侵犯版权的责任,谢谢合作!原创不易,尊重版权,人人有责。
下期预告:
《东莞小升初家长眼里不应只有东华!》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