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资助的故事里,向海清的经历曾引发广泛关注。孙俪曾用四年时间资助向海清,这本是充满善意与希望的善举,却因向海清污蔑孙俪母亲骂自己是狗而走向波折。人们不禁好奇,向海清最后怎么样了?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公益资助中复杂的人性与社会现象。资助本是传递温暖与力量,却因后续种种矛盾变得复杂。如今探寻向海清后来的情况,能让我们更深入思考公益的意义、受助者的心态以及资助双方的相处模式等问题。
2005年9月份的时候,上海水产大学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们背着行李走进了校园,而在这之中演员孙俪和妈妈也拉着行李从一辆车上下来。
随着她们一同进入校园的还有一位看上去孙俪要小几岁的男孩,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走在校园里的孙俪妈妈不时地叮嘱这个男孩“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遇到事情不要强撑着,好好读书……”
但没想到的是这样的一席话语会成为后来被人抨击出尔反尔的借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们是在帮谁忙上忙下?
心态变化2005年,向海清进入到上海水产大学进行学习,期待他人生顺意的孙俪和妈妈带着祝福来到了上海水产大学。
处理妥当之后,她们便准备离去,但是没有想到她们给向海清留下的500元以及这一次的见面会给她们带来麻烦。
一方面,向海清为捐助自己生活的是大明星孙俪而感到震惊。
另一方面他也坦然认为作为演员的孙俪赚钱十分容易,500元对于孙俪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甚至有些小气。
进入大学后的他见到了上海的繁华,心态也飘了起来,并不愿意去回顾自己以往的贫困生活,他对孙俪的这份资助也花得心安理得起来。
刚进入大学的他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也想着结交一些朋友,开拓自己的人脉关系。
他希望能够成为成为班级的学生干部,并不是抱着锻炼自己或者服务同学的心态,而是觉得这样很有面子,能够耍威风,更有存在感。
为此,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给同学们打电话聊天,以便获得他们的投票上面。
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有拉掉多少票,反而花掉了近100元的电话费用,这在当时来说,100元作为一笔电话开销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如果换做以前, 向海清高中的时候,一个月在家所花费的伙食费用也不过三十多元
看着他沉迷竞选,孙俪妈妈便在和他打电话的时候劝他不要太过于着迷,学习才是他要专注的事情。
但是这话也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向海清敷衍了几句,并没有牢记在心中,挂了电话之后,他还是我行我素。
这样的行为也让孙俪母女起了戒心,知晓他心态变了。
在大学期间,孙俪母女多次接到了向海清打过来的求助电话,无一例外都是想要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用。
发展到了后来,他更是没有一点节制,刚取走一千多元,才不到两周就没了。
担心他有什么突发情况的孙俪妈妈赶忙前往学校,询问老师和同学,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花销变得这么大。
一问之下便不得了,向海清的生活并不是他平时和孙俪母女打电话所说的那样。
向海清每年能够收到学校发放的一笔助学金,金额在6千元左右。
而且他本人也成为了老师的办公室助理, 这个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有300元的资金补助
除此之外,其实并不只是孙俪一家对他进行了资助,他还能收到其他人的汇款。
基本生活来源不是问题,和其他同学比起来,生活费还算得上中上富足水平。
此时的孙俪工作稳定,赚了不少钱,不再是那个省生活费资助人的女生了。
但是几年的善意换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任谁也无法接受。
在了解到即使自己不对他进行资助,他每个月的收入也不会影响他的学习后, 孙俪在2005月11份的时候终止了对向海清的资助行为
原以为这份善心得不到一个好的结局了,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演变到一个非常糟糕的下场。
孙俪的演艺生涯差点因为这场资助事件而结束。
此后很多年,每当孙俪想起这件事都忍不住叹息,惋惜自己四年前的心软。
2002年,孙俪接了一部在昆明进行拍摄的电视剧《玉观音》。
完成拍摄任务的她偶尔也会点开电视观看一些节目,有一天她看到了一部名为《希望在山区》的纪录片。
这个节目是由重庆卫视主持开办的,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其中的一个主人公,此时正读高一的向海清走进了孙俪的眼帘。
孙俪发现这位学生的家庭确实贫困,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和母亲离了婚,此后对他不管不顾。
而抚养他长大的母亲也因为疾病干不了重活,大多数时间都只能在病床上度过。
而向海清也因为家中没有收入来源,几乎处于随时就交不上学费的地步。
可想而知即使他考上大学,也难以支付读书的学费。
好在他遇到了被重庆卫视拍摄报道的机会,相关情况引起了很多好心人的注意。
孙俪通过电视获得了向海清的联系方式,并通过汇款的方式,每个月匿名对他进行资助,费用为500元。
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孙俪会为他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衣服裤子,同时还会为他购置一些课外书籍和辅导书籍。
这一份帮助解决了向海清的生活负担,他不仅不需要为学费担忧,每个月也有了一个稳定的来源。
人生就好像遇到了一束光一样,他对未来的路也充满了期待。
此后他专心学业学习,希望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实现人生梦想。
那时候孙俪刚刚20岁,步入演艺圈没有多久,五百多元的固定支出承载了她的一份善心。
除此以外,她还会抽出时间定期为向海清写去一些加油打气的信件,字字陈恳,温暖感人。
除了对他个人学习生活提供帮助以外,她会关心他母亲的身体健康。
孙俪的母亲知晓她捐助贫困学生的事情,同样帮助她完成这件事。
两人在知晓向母有哮喘之后,就会在每个月的生活物资之上额外赠送一些能够对哮喘起到帮助的药物。
可以说孙俪母女是向海清人生的贵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的生活。
两年之后向海清完成高三学业的学习,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但是这次的考试他落榜了,而孙俪在这里看到了这件事情之后,又如往常一样给他写了一封鼓励他好好学习的信件。
人生中孙俪支持他继续进行复读,并购置了一批合适他复读所需的辅导书籍,同时也继续捐助行为。
就这样努力了一年,在2005年的高考中,向海清获得了进入上海水产大学学习的机会。
开学前,向海清乘搭火车来到上海,这一天也是他和孙俪母女的第1次见面。
对待这个自己帮助了4年的孩子,孙俪母女都很期待这一次的见面。
而向海清也很好奇这个匿名捐赠自己四年的阿姨和姐姐到底是什么长相。
三人在车站会面,而孙俪妈妈也像迎接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即拥抱了向海清。
这个时候,孙俪之前所拍的《玉观音》等节目上映播放,也为她赢得了一些名气。
所以当见面第一眼,向海清就认出了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姐姐是电视上的明星,这让他感到很震惊。
在孙俪母女的帮助下,向海清很快就进入到了学校进行入学手续的登记。
孙俪母女就像是他的家长一样,帮助他忙上忙下,开学所需要的学校学杂费用和通话用的手机都被孙俪母女一力承担下来。
办完这一切事情之后, 孙俪母女又像之前一样给他留下了500元作为这个月的生活费用,这才离开
这场资助融入了孙俪母女很多的感情,原本以为当她们知晓向海清的真面目,终止资助以后,事情就会这样结束。
但没想到的是在2006年的时候,这件事情还会继续拿出来说道。
同时孙俪也遭到了网络上很多人的误解和抨击。
当时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孙俪捐助门”的事情,而推动这件事情的便是当年跟访公益节目《希望在山区》的记者邱朝举
他一直持续关注这件事情,也知晓孙俪捐助向海清四年多时间的事情。
有一次他联系上了向海清,并邀请他叙述这些年他受到孙俪捐助的故事。
向海清同意了下来,并用6000字记录下来了孙俪和他的瓜葛。
或许只是因为孙俪停止捐助后,他有些不满,或许不知道媒体的力量,在这封信中,他暗暗抱怨了孙俪母女。
他表示自己有些伤心,一方面自己当初读大学的事情也是为了满足孙俪母女的心愿,一方面孙俪也并没有履行自己当初所许下的承诺。
按照他的说法,孙俪既然当初答应下来资助他到大学毕业,就不应该中途停止。
而且自己之所以频繁问孙俪她们询问多余的费用是因为在上海这里的大学读书,本身所花费的费用就不是一笔数字。
他还说到孙俪母亲曾指责他“养的宠物狗都比你听话”。
这样的话语深深伤害到了他的尊严,“人穷志不穷,要有尊严啊,连狗都不如的人有尊严吗?”
他抱怨给自己提供多好的资助环境对于孙俪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她们并没有改变捐助费用。
当他将这份信寄给邱朝举后,又叮嘱邱朝举要对信件的内容进行保密,不能够透露出去。
但是邱朝举并没有答应下来,毕竟在他看来这可是一个很有噱头的新闻点,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的。
果不其然,当这份信的截图被他发布在微博上的时候,就引来了潮水般的留言点赞转发。
虽然截图内容并没有透露出当事人的名字,但不影响网友们寻根溯源,找到幕后的主人公。
孙俪也一时间陷入了舆论的话题中心,更有很多人表示她十分吝啬,也没有真情实意在做公益。
很快向海清的同学们也知晓了这件事情,有不少知道实情的人为孙俪发言,将向海清的真实情况说了出来,扭转了舆论。
向海清不仅不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还在花花绿绿的世界里迷失了双眼。
他全身上下大部分都是名牌衣服,花费颇多。
将钱花在了游戏充值,和女朋友逛街吃饭买礼物上,就连孙俪好心资助他的行为也成为了他出来炫耀的谈资。
惹得韩寒都忍不住在微博公开表示:“大城市连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可以在上海养‘狼’?”
邱朝举和向海清开始被很多人吐槽,向海清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白眼狼的存在,不知道感恩,也不理解别人的善心。
而作为资深媒体人的邱朝举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但没有尊重向海清保密的请求,还在自己本就流量不错的社交平台上发布,实属无良。
事情热度越来越高,此前孙俪事业一落千丈,而现在向海清生活也受到了干扰。
四年的帮助,孙俪也不忍心看着向海清被人辱骂而不顾,她出来发声希望这件事情能够消淡下去,让向海清回归正常生活。
但是别人异样的眼光还是让向海清难以忍受,最终他办理了休学手续,暂时离开学校一年时间。
在2009年,完成大学学业学习之后,向海清就离开了上海,因为在求职的时候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回到老家的他也终于进入一个公司工作,每月的收入养活自己和母亲不是问题。
往日的捐助门事件似乎成为了一场浮云,有些陌生而遥远。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没有谁必须要对你的人生负责,父母不需要,好心捐助的陌生人也不需要。
做善事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想要有一个具体的回报,但是真诚地道谢总是能够让人心生愉悦,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但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都存在,心怀善心,也需心怀警惕。
编辑 | 张啊张
文 | 鸣舟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