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体系中,司令和政委谁才是一号首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不同情境下二者职责和地位有所侧重。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四大野战军,这个问题更具探究价值。四大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主要领导的身份和贡献影响深远。此次揭秘将为大家清晰呈现四大野战军司令、政委以及“三把手”的身份。通过了解这些高级将领,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他们在战场上的运筹帷幄与卓越领导,领略那个特殊时代的军事风采。
1948年11月,军委颁布了对部队的整编规定,四个野战军被建立并以地区作为划分。然而,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野战军的命名方式不再合适。于是,军委决定用数字来对部队进行番号改编,这种兵团编制一直持续到1950年解放战争结束才被撤销。在人民部队中,司令和政委是一、二号首长。那么,部队中的三号首长是谁呢?他们之后又能获得什么军衔呢?
一野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彭德怀的地位较高,他既担任司令又担任政委,部队中没有设立副政委。因此,二号人物是张宗逊,他是副司令。然而,张宗逊的发展并不顺利,虽然他曾指挥过西北部队,但在与胡宗南的战斗中失败了,最终军委决定由彭德怀负责。1947年,胡宗南率领二十多万人对陕北发起进攻,而我们军队只有大约三万人,力量悬殊,想要取得胜利并不容易。
中央认为应该将所有力量集中起来,才有可能赢得胜利。当时陕甘宁野战军的总负责人是张宗逊,而彭德怀并不在此处,而是在总部任职。在3月3日到5日期间,陕甘宁部队与敌人进行激烈战斗,虽然击毙了他们的旅长,但未能完成全面歼敌的任务。随后,敌人援军到来,我们军队只能撤退。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军队有1200多人伤亡,只歼灭了1500人。
虽然在数字上我们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我们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在西华池的战斗中,我们的兵力是敌人的四倍,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失败的。敌人也许可以承受这样的损失,但我们军队无法持续下去。彭德怀看到张宗逊的指挥结果感到非常生气,直接责备他说:我们军队的底子本来就薄弱,一直是用战养战的,可你呢!直接牺牲了一千多人,如果按照你的方法继续下去,我们的底子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因此,彭德怀向中央建议将陈赓调回延安保卫,但当时陈赓有其他重要任务,无法返回。于是,彭德怀亲自指挥这支部队,从那时起,他成为一野的司令。尽管彭德怀对张宗逊的指挥不满意,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相反,他将其提拔为副司令,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一野的三号首长是甘泗淇,主要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在彭德怀和张宗逊的领导下,一野逐渐由弱到强。1955年,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野的一、二号首长众所周知,但三号首长是谁呢?他就是张际春,当时担任部队的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1955年,他没有参加授衔,因为他没有在部队任职,所以无法参加授衔仪式。三野的三号人物是谭震林。起初,他的职位与粟裕相当,但后来粟裕发展得更快,成为谭震林的上级。在淮海战役中,谭震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之后,他转入政界,没有机会获得军衔。
四野中的三号人物有人认为是刘亚楼,但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野战军整编时,刘亚楼已不在四野任职。尽管他还没有离开四野,但从他在四野的职位来看,他的地位并不及谭政高。因为谭政是四野的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他后来被授予大将军衔。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