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徐州生活了 18 年,对于徐州丰县是否真的穷这个问题,我有很多话想说。很多人单凭一些片面信息,就认为徐州丰县经济落后、生活困苦。实际上,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旅游资源丰富。从经济角度看,徐州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丰县也在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有一定成果,电商等新兴产业也逐渐兴起。不过,徐州内部确实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接下来,我就深入聊聊徐州的穷与富,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座城市。
我在徐州这座江苏省西北部的城市生活了18年。徐州虽然不是省会,但作为五省通衢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内也算是名列前茅。作为一个徐州人,我想客观地聊聊这座城市的穷与富,一吐心中郁结。
徐州最富的地方莫过于云龙湖和泉山风景区周边
。经济、文化中心,高楼林立,商场、酒店、写字楼鳞次栉比,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财富。云龙区GDP总量位列全市第一,人均GDP也达到12万元以上。在泉山区,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为城市注入创新活力,苏宁、易买得等商圈繁华时尚,这里的居民收入和生活品质在全市也是首屈一指。这两个中心城区代表了徐州最富庶的一面。但徐州最穷的地方,恐怕要数北部的丰县、沛县等县了。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这里的农村面貌与南部县市形成鲜明对比。记得去丰县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破旧的土坯房随处可见,村民靠着几亩薄田度日,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虽然近年来县里大力发展板材家居等特色产业,但县域经济整体还是相对薄弱,2021年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2万元。相比之下,南部的邳州、新沂两市经济则更为活跃
。依托便利的区位交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两市大力发展物流商贸、文旅康养等产业,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尤其是邳州,2022年GDP已经突破千亿,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邳州人,我打心眼里高兴。说起底蕴,睢宁、铜山也不逊色。
睢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汉文化遗存丰富,素有"江北明珠"之称。作为徐州主城区,铜山区更是人文荟萃,不仅有汉文化博物馆等人文景观,还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坐落于此的江苏软件园,被誉为"江苏软件硅谷",成为推动徐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当然,相较于苏南地区,徐州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
。贾汪区虽然是徐州主城区,但作为传统煤炭重工业基地,长期面临产业转型和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近年来,着力发展文旅康养、都市工业等产业,为贾汪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但毕竟基础薄弱、底子厚,跨越赶超还任重道远。我在徐州生活了18年,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感触良多
。一方面,抢抓淮海经济区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工业基础薄弱,徐州与苏南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尽管如此,我依然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这几年徐州大兴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高铁枢纽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云龙、泉山、鼓楼
等老城区旧城改造如火如荼,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传统支柱产业焕发生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富有徐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古老的淮海大地涌动着蓬勃生机。作为一名徐州人,我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巨变
。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虽然发展不平衡仍是现实,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存在,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坚信,在徐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一定能补齐短板、赶超跨越,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徐州虽然有穷有富,发展不平衡仍是现实,但作为一个徐州人,我对家乡的明天无比期待。让我们携手并进,不负韶华,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而不懈奋斗!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