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流中,“老祖宗”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但很多人或许并未深入探究过它的具体含义和代表的辈分。从含义上来说,“老祖宗”既指一个家族年代久远的祖先,承载着家族的起源和血脉传承;也可在更宽泛的文化语境里,指代某个行业、技艺等领域的开创者。在辈分层面,它处于家族辈分体系的最顶端,是家族繁衍的源头。探寻“老祖宗”的奥秘,不仅能让我们明晰家族脉络,更能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传承。
人们常叫的老祖宗,是啥意思,什么辈分
文/@成长新视点
老祖宗的称呼,在中国自古以来,是对曾祖的称呼,也就是对祖父父亲的称呼,他是比自己高四个辈分的长辈。
祖宗,在家庭中,泛指是一个家族的创始人,也就是这个家族是从他这里另立门户,重开炉灶,并发扬光大,子孙繁衍旺盛,家族人丁兴旺。
一、什么是祖。祖,从字义上理解是祖先的意思,具有无可代替的超然身份地位。祖,在古代,就是一个家族、一个部落、一个姓氏、一个流派、一个行当或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创始人,一般指的是男性,意为家族起源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中尤其注重敬老爱尊,一个家族开创以来,会修订族谱,对家族的辈分名称进行确定和排列。同时,会修建宗祠,把祖先的牌位供奉其间,永世纪念。
如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开国皇帝,他们庙号都会带上祖,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
在中国古代的武术流派上,也有一些开宗立派的人,被后代称呼为祖师爷,如武当派的张三丰,少林派的达摩。而鲁班,则被木匠们称为木匠的祖师爷。
宗,相对于祖,地位稍低,仅次于祖,宗一般为守成者。宗,在家族血缘关系方面理解,相当于祖的分支。
比如,一个祖先建立了一个国家,生了三个儿子。他死之后,三个儿子又各自开创了一片天地,分别建立了三个独立王国,他们互不相隶属。那么,在这三个独立王国的宗庙内,后代们会敬奉同一个祖先,并分别敬奉祖先的三个儿子。
在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庙号称为祖,他的继承者,一般都是称之为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构,明英宗朱祁镇。
极少数,有重大成就的中兴皇帝,他们有开疆拓土、力挽狂澜的丰功伟绩,远远高于其他的皇帝,成就等同于开创新的基业。这些皇帝的庙号,因他们当皇帝时功劳太大,会被后世称为祖,而不是宗,如汉世祖刘秀,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等。
三、常说的祖宗十八代,有哪些辈分。人类社会,最小社会单元,是家庭,比家庭大的是宗族。在中国民间,一个宗族,会修建一个祠堂,供奉一个祖先牌位,并会把宗族内有重大贡献的先辈牌位供奉在内,统称祖宗。
一个家庭,在血缘关系和辈分上排列,通常的说法是祖宗十八代。家族中,在修订族谱时,也大多按照十八代的编排,只会多,不会少。
从低到高的辈分排序,依次是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子之下是九辈,父之上是九辈。
在古代,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人的寿运均不长久,普通老百姓能活四五十岁的都比较少。古代人结婚比较早,男孩大多十五岁时就会结婚生子。一个家庭之内,一个辈分平均若为十五岁时,四代人前后也有了六十多岁的距离。
故此,四世同堂的不多见,五世同堂的基本没有,称呼为老祖宗的人为曾祖,不会是高祖。
老祖宗的称呼,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是本家、本族人对长辈的称呼。外家族的人,也有对其他家族中辈分高、地位尊的人,称呼为老祖宗,表示尊敬。
历史开讲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