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授衔历史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谭希林便是其中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当时在评定级别时,有人认为谭希林的级别定低了,为此还鸣不平。赖传珠得知情况后,表示可对其级别进行纠正。然而,谭希林却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决定,他选择维持现状。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种淡泊名利、顾全大局的精神难能可贵。谭希林的这一选择,不仅展现了他个人高尚的品格,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学习。
1955年,新中国为开国将领们授勋授衔,其中授勋是根据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职务高低来评定的。
如土地革命时期,担任过师以上职务的干部,会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团、营级会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连排级会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等;抗日战争时,旅级以上职务会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团营会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等;解放战争时师以上干部会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等。
三个时期职务高低,对授衔也影响也不小。因为在评定军衔上,资历、职务、战绩等是主要参考依据。
在军衔和勋章工作评定结束后,身为总干部部副部长的赖传珠找王智涛谈话,说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勋章级别评低了。为何在评完之后,才找他呢?
他的老战友谭希林对他评为二级八一勋章鸣不平,认为他应该授予一级。
很多人不认识王智涛,他在1920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1925年国共合作时,他派几十位年轻军官到苏联和日本留学,王智涛被派往苏联,一待就是8年。这8年里主要是学习和教学工作,认识很多后来的高级将领,如刘伯承、左权、张闻天、陈赓、郭化若等等。
也就是说在1925年以后到苏联学习的将领,他基本上都认识。只不过人家在不同时间回国革命,他在1933年才被允许回国。
到苏区后,在红军大学担任军事主任教员,李德的翻译,干部团军事主任教员。抵达陕北后,他被任命为保安卫戍司令,可他推辞,要求担任参谋长,司令员是林总兼任。
这也是谭希林为他鸣不平的所在,保安卫戍司令部所属部队有三千余人,比当时一个主力师还大。当时一个主力师不过一千多人,非主力师兵力几百人而已。所以他应该是师以上干部。
可当时保安卫戍司令部的级别比较模糊,没有明确规定,总干部部讨论研究,按照团级单位。然而谭希林说:林总带一军团到保安后,担任卫戍司令,难道一个军团到司令去兼任一个团职,难道林总的参谋长就是团职?因此,谭希林为他的勋章评低发声了。
当谭希林把情况反映到总干部后,赖副部长说:我们干部部到工作有误,应该纠正。你回去写一个报告给总部,把这段历史写清楚,提出该授予一级八一勋章请求。他再三考虑后,认为不妥当。最终答复:我的意见就是维持原状吧,不必再折腾了。
对于王智涛如果改为一级八一勋章,对授衔有影响吗?实际上影响不大,从他1933年回国参加革命经历来说,长期干军事教学、训练工作,以及短暂担任过一段时间作战部队参谋长,实际上都在后方机关,并不在一线作战部队。
军队授衔不仅看资历,看职务,更要看战绩。军人就是以军事战绩渐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改动勋章级别,军衔变动可能性不大。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