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成都,是一段承载着厚重历史意义的光辉篇章。在历史的长河中,成都的解放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与新时代的开端。1949年末,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西南进军,经过一系列激烈战斗,顺利完成对成都的合围。国民党军队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或起义或被歼灭。成都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终于摆脱了旧势力的桎梏,迎来了新生。这一伟大时刻不仅为成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成都人在新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不断书写城市发展的崭新画卷。
成都是解放战争中继北京和平解放以后保存下来的最无破坏,最完整的一座大城市,这是奇迹。
-----贺龙元帅评价成都的解放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千年古堰,悠悠锦江,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一向以美丽富饶、人文荟萃著称于世。
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中国西南重镇、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成都战役在解放四川、解放大西南、解放中国大陆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
1949年12月上旬,退据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共约32万人。妄想在成都附近实行“川西决战”,迟滞解放军进攻,以图东山再起。此时敌军军心涣散,内部矛盾重重,已陷入三无境地(无补结、无后方、无运输)毫无优势可言。
中央军委对解放西南深思熟虑,作出慎重布局,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二野战军主力、四野战军一部,在二野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指挥下,以大迂回、大包围动作从东、南、西三面逼近成都。与此同时,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率第18兵团(兵团司令员周士第,解放后首任成都市长)兼程南下,跟踪追击南撤之敌,从北面逼近成都。对敌军形成合围态势。为了将国民党军消灭在川西,不让其逃往西康、云南,我军采取东堵、(快速推进)、北赶、(攻而不进,先慢后快,迷惑敌军)南阻(抢建防线,阻敌前进)的战术,完成了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部署。
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优势,在地下党的配合下,瓦解敌军,积极争取敌军,促其起义,打乱敌军部署,阻断南撤通道,有效促进了成都战役的顺利实施,为和平解放成都奠定了基础。
12月27日,刘邓首长下达全线发起总攻的命令,成都战役胜利结束。至此,蒋介石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支王牌主力胡宗南集团除少数逃窜外,全部被歼。同日,南北两线解放军在成都附近胜利会师,成都和平解放。30日,解放军在成都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
五星红旗飘扬在这座千年古城之上。
重大意义。
在成都平原歼灭了胡宗南重兵集团,这是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以西南为基地待机反攻的迷梦。蒋介石在成都解放前夕,飞往台湾,就也没有回到大陆。宣告了蒋介石在大陆无立锥之地。成都的解放开辟了成都历史的新纪元,拉开了建设新成都的大幕。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