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近期因尹锡悦弹劾案引发“地震”,这一事件成为民众与国际社会关注焦点。弹劾案的出现,反映出韩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复杂与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尹锡悦自上任以来,其一系列政策举措引发诸多争议,从外交策略到国内经济政策,都受到不同群体质疑。此次弹劾案的提出,是反对势力对其执政不满的集中爆发。围绕弹劾案,各方观点交锋不断,弹劾的具体理由、程序合法性等问题成为讨论核心。接下来,让我们全面解析尹锡悦弹劾案,深入了解这一韩国政坛重大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
一、弹劾案背景梳理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总统弹劾案
(一)紧急戒严令引发争议当地时间 2024 年 12 月 3 日晚,韩国总统尹锡悦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实施 “紧急戒严”。
尹锡悦称,实施这一举措是为了对抗 “麻痹国家本质功能、破坏自由民主主义宪政秩序的反国家势力”,还表示要肃清韩国国内 “反国家势力” 等。其列举的在野党裹挟国会、搅乱国家等情况,成为他发布戒严令的理由支撑。戒严司令部随之发布一号戒严令,
宣布禁止国会和地方议会、政党的活动和政治结社、集会、示威等一切政治活动,对所有的言论和出版实施管控,禁止造成社会混乱的罢工、怠工、集会行为等,并且规定对于违反戒严令者,可以在无逮捕令的情况下进行逮捕等处罚措施。然而,这一命令立即遭到强烈反对。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在尹锡悦宣布 “紧急戒严” 后,迅速召集紧急议员会议,党首李在明呼吁韩国民众前往国会,保护国会。当晚,众多国会议员以及国会议长等纷纷前往国会。仅仅过去 6 个多小时,到了 4 日凌晨,韩国国会举行紧急全体会议,就 “要求解除紧急戒严令” 进行投票,多达 190 名议员出席会议并投了赞成票,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随后宣布紧急戒严令无效。尹锡悦之后接受国会要求,解除了戒严令,但
这一 “紧急戒严” 又解除的举动,已然遭到在野党强烈指责,
称其 “涉嫌煽动内乱”,就此成为后续弹劾案的导火索,让韩国的政局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也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在尹锡悦的 “紧急戒严” 风波后,韩国政坛风云突变。
12 月 4 日下午,韩国 6 个在野党 —— 共同民主党、祖国革新党、改革新党、进步党等全体议员联合起来,共同向国会提交了弹劾总统尹锡悦的议案。
共同民主党表示,计划在 5 日将该议案正式提上国会全体会议议程,并争取在 6 日至 7 日之间进行表决。按照《国会法》规定,国会须在弹劾案提呈至全体会议后 24 小时至 72 小时以内就弹劾案进行投票,而
根据《宪法》规定,国会通过弹劾案须过半数在籍议员参与发起提案且 2/3 以上在籍议员投赞成票。
当时韩国国会有 300 个议席,在野党占 192 个,也就意味着还需要获得至少 8 名执政党议员的支持,弹劾案才能通过。在野党推动弹劾有着明确的立场依据,
他们认为尹锡悦宣布 “紧急戒严” 违反宪法,没有遵守发布 “紧急戒严令” 所必需的任何条件,这一行为属于严重的内乱行为,是充足的弹劾理由。例如共同民主党除了对尹锡悦提出弹劾外,还在 4 日下午向国会提交了针对国防部长官金龙显的弹劾案,并且表示要以内乱罪控告尹锡悦、金龙显以及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民,坚定地推进弹劾程序。此外,从韩国民众层面来看,民众反应也十分激烈,从 4 日傍晚开始,众多市民团体在首尔以及其他多地举行烛光集会进行抗议。韩国最大工会 “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KCTU)” 更是明确表示,将进行无限期罢工,直到总统尹锡悦下台,
足见此次弹劾行动背后有着强大的民意支撑以及在野党坚定的决心。
起初,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对于弹劾尹锡悦一事持反对态度。
在 12 月 4 日凌晨国会举行解除 “紧急戒严令” 的相关议案投票时,国民力量党中有 18 名议员投了赞成票,不过随后,在对待弹劾总统的问题上,党内整体还是站在了反对立场上。5 日,国民力量党召开该党议员全体会议,通过了反对弹劾总统尹锡悦的决定。
这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出于对自身党派利益的考量,担心尹锡悦下台后,在野党势力壮大,尤其是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可能会在后续选举等政治活动中成为最大赢家,进而影响到执政党未来的发展与布局。然而,随着局势发展,执政党的态度开始出现反复。
6 日,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需尽快停职,立场发生了明显转变。到了 7 日,尹锡悦发表谈话就紧急戒严风波向国民道歉后与韩东勋会谈,可在之后国会就总统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时,国民力量党召开会议,做出反对弹劾动议案的决定,致使该动议案因投票人数不足未获通过。12 日,尹锡悦通过电视发表对国民谈话,为实行紧急戒严辩解,并拒绝自行辞职,
这又让国民力量党的立场再次发生转变。党首韩东勋宣布废除自己此前提出的 “有序推进总统下台” 等方案,称总统无意提前下台,弹劾是令总统停职的唯一途径。其实,国民力量党党内长期存在 “亲尹派” 和 “亲韩派” 之争
,比如 12 日举行党鞭选举,权性东当选新任党鞭,他被公认为 “亲尹派” 议员,强调党纲确认为反对弹劾;而此前在弹劾案表决前,党内也有部分议员如安哲秀、金睿智投出赞成票,金相旭投下反对票等情况出现。这种党内不同派别间的观点分歧以及围绕权力、局势等多方面因素的权衡,最终使得执政党在尹锡悦弹劾案上的态度不断出现变化,也让整个韩国政局的走向愈发充满不确定性。二、弹劾案表决详情当地时间 14 日 16 时,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就在野党阵营第二次提出的尹锡悦总统弹劾案进行表决。此次表决为不记名投票,共有 300 名议员参加表决,
最终的投票结果显示,有 204 票赞成,85 票反对,3 票弃权,8 票无效,赞成票超过了通过弹劾动议案所需票数,即赞成者超过国会议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弹劾案最终获得通过。
(二)弹劾案通过结果弹劾案通过后,尹锡悦的总统职务立即停止,后续将由国务总理韩惠洙代理总统职务。
韩国宪法法院将在 180 天内完成弹劾案审判程序。在此期间,尹锡悦虽是名义上的韩国现任总统,但无法行使总统权力。而如果宪法法院作出弹劾案不成立的裁决,尹锡悦将立即恢复总统职务;若宪法法院认可弹劾案成立,尹锡悦将立即被罢免,预计韩国将在明年 4 月至 6 月间举行大选。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宪法法院共有 9 名法官,但其中 3 名法官在今年 10 月任期结束卸任,目前 3 人职位处于空缺状态。
根据宪法法院的规定,弹劾案案件的审理通常需要 7 名以上的法官出席,不过在当前情况下 6 人也可以进行审理。在此次案件实际审理中,弹劾案必须得到全部 6 名法官的同意才可通过,如有一人反对,弹劾案即被驳回。尹锡悦弹劾案通过后,韩国国内政局必然会受到较大冲击。
在尹锡悦停职期间,按照规定其无法治理内政,韩国政府正在推进的诸多重点政策或许会面临搁置的风险,例如气田勘探、扩大供房等政策可能失去有效支撑,进而影响韩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民生改善等方面。从政党格局来看,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内部原本就存在 “亲尹派” 和 “亲韩派” 之争,
此次弹劾案通过后,党内分歧可能进一步加剧,围绕后续的权力布局、应对策略等问题会出现更多博弈。
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等在野阵营,因弹劾案的成功获得了一定优势,不过这也可能促使执政党为了稳固自身地位、重新凝聚力量,在后续的国会事务以及各项议题上更加激烈地与在野党抗衡,朝野之间的局势变得愈发紧张且复杂。同时,民众的反应也依旧是影响政局走向的重要因素。
此前民众对于尹锡悦实施 “紧急戒严” 等行为就已经表现出强烈不满,弹劾案通过后,民众对新的政务运营情况必然高度关注,期待政府能够尽快恢复稳定、解决诸多现存问题,倘若后续出现波折,民众的新一轮抗议、集会等活动也随时有可能再次爆发,让韩国国内政局持续处于动荡变化之中。在外交层面,尹锡悦弹劾案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诸多原本计划好的外交活动因这一事件被迫改变。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原定于 2024 年 12 月 5 日到 7 日访韩,鉴于韩国局势变化,决定推迟计划;日本前首相、自民党副总裁菅义伟取消了原定于 12 月中旬的访韩行程,并且日本政府内部还担忧相关局势会对 2025 年 1 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访韩行程造成影响。韩美双边的外交日程同样受到冲击,
韩美国防部门推迟了原定于 12 月 4 日到 5 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韩美核咨商小组第四次会议和第一次兵棋推演。此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取消了原计划的访韩行程,美方虽未明确提及原因,但外界普遍认为与韩国的戒严风波以及尹锡悦弹劾案密切相关。韩国外交高官的出访行程也纷纷变更,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原计划于 12 月 1 日到 5 日先后访问西班牙和德国,因局势改变,金烘均于 4 日提前返回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姜仁仙也决定暂缓出访阿联酋。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韩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活动巩固自身的国际地位、维护对外关系,尹锡悦被弹劾停职期间无法从事外交工作,这对韩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与各国之间的外交互动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尤其是在巩固韩美同盟关系、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等方面,后续都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弥补、修复,外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四、弹劾案后续走向展望(一)宪法法院审理关键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总统弹劾案后,后续宪法法院的审理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关键环节。目前,这一审理面临着诸多难点与要点。
韩国宪法法院原本共有 9 名法官,然而其中 3 名法官在今年 10 月任期结束卸任,当下处于 3 人职位空缺的状态。按照宪法法院的常规规定,弹劾案案件的审理通常需要 7 名以上的法官出席,不过鉴于当前特殊情况,也允许 6 人进行审理。但
这无疑增加了审理结果的不确定性,因为此次弹劾案必须得到全部 6 名法官的同意才可通过,只要有一人反对,弹劾案就会被驳回
。这意味着各方的观点和证据展示都变得至关重要,每一位法官对于尹锡悦在 “紧急戒严” 等相关事件中是否违反宪法、是否构成弹劾成立的情形等关键问题的判定,都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审判走向。而且,朝野双方可能也会围绕着如何推动宪法法院尽快完成审理、确保法官们能全面且公正地考量各种因素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博弈与协调,整个审理过程注定备受关注且充满变数。倘若尹锡悦最终被宪法法院认定弹劾案成立而遭罢免,那么韩国预计将在明年 4 月至 6 月间举行大选,
届时韩国的大选局势将会发生深刻变化。
从各政党角度来看,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由于在此次弹劾案中发挥了主导推动作用,且成功让弹劾案在国会通过,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在大选中也会占据一定优势。
不过,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目前正面临着法律诉讼,韩国法院此前判决他违反了选举法,若裁决最终得到确认,他将失去议会席位,并失去竞选韩国总统的资格,这对共同民主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隐忧,也给大选局势增添了诸多变数。而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弹劾案过程中党内分歧不断加剧,“亲尹派” 和 “亲韩派” 之争愈发明显,此次弹劾案结果无论如何,都可能导致其内部需要重新整合力量
、调整发展策略。若尹锡悦被罢免,他们势必要在大选中全力挽回局面,争取重新赢得执政地位,或许会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候选人以及更贴合民众需求的竞选纲领,来应对来自在野党的挑战。其他政党如祖国革新党等也会抓住这一机会,积极展现自身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理念,
争取在大选中赢得更多选民支持,分得一杯羹。总之,各政党都将在这一关键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大选局势将会十分复杂。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