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的由来/起源
在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在西亚地区,强大的波斯帝国崛起,而后频繁地对外发动战争,兼并和侵略毗邻波斯帝国的小国家。而波斯帝国最负盛名的大流士一世,在公元前 490 年的时候,派出心腹大将达提斯率领十万大军,以及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战船,如黑云压城一般,向希腊的前进,并很快就控制了爱琴海,在希腊本土登陆。
当时的希腊,是由无数个城邦组成的一个“国家”,在得知波斯帝国入侵之后,希腊城邦便众志成城,集合了数万的联军以及希腊百姓,以米尔德亚德为联军统帅,指挥希腊联军对波斯帝国发动反击。
双方经过多次战斗,希腊联军逐渐处于劣势,而反观波斯帝国,因其军队兵马众多,即使经历了几次和希腊联军的战斗,实力依旧强大,而且不断地向前推进,波斯大军很快便逼近希腊的军事重镇“马拉松”。在当时,马拉松地区的战略位置,无异于三国时期,蜀国的屏障汉中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去,那么整个希腊的门户洞开,波斯帝国的军队便可四处出击,届时希腊将无法再与之战斗,亡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希腊联军统帅米尔德亚德明白马拉松的重要性,便组织希腊全部剩余的力量,在马拉松地区与波斯帝国展开殊死决战,后世也将这场战斗称为:“马拉松战役”。在经历数个昼夜的厮杀,希腊联军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波斯帝国,自此波斯军队遭遇重创,无力继续组织兵马与希腊联军战斗,便撤军了。
在当时,战场上的希腊军民热情欢呼,相拥而泣,享受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喜悦。而联军统帅米尔德亚德为了能够将胜利的消息带回希腊雅典城邦,便命令传令兵菲迪皮茨,将胜利的消息带回国内。
即使身负重伤,疲惫不堪,传令兵菲迪皮茨毅然接受命令,迈着步伐向雅典进发,这是一段艰难的路,菲迪皮茨多次跌倒与迷茫,但为了能尽快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雅典城的居民,菲迪皮茨咬紧牙关坚持,终于在跑了 42.195 公里后,进入雅典城,并且一路大声呼喊:“我们胜利了”,并且一直跑到雅典广场,雅典城的居民得知胜利后,无不欢腾相庆,欢呼雀跃,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传令兵菲迪皮茨已经倒在地上了,旁边的居民急忙上前查看,却发现菲迪皮茨已经死去,并且嘴角带着一抹胜利的微笑,永远沉睡在希腊的土地上。
后世法国著名的雕塑家:马克斯·克雷索,根据菲迪皮茨的英勇事迹,于 1881 年雕塑了菲迪皮茨的经典英雄形象,叫《我们征服了》,雕塑里,是一位赤身男性青年,前后跨步奔跑状态,左手捂着胸口,表示精疲力竭,右手拿着敌人的棕榈,表示胜利。在当时,这件作品一度名声大噪,更多的人知道了菲迪皮茨以及马拉松战役。
受马克斯·克雷索雕塑作品《我们征服了》的感染,当时法国科学院院士米海尔·布雷尔于 1895 年,在奥林匹克匹克运动复兴工作开始之际,致信了奥运会发起人:顾拜旦男爵。信中米海尔·布雷尔讲了马拉松战役,以及传令兵菲迪皮茨的事迹,建议长跑比赛以“马拉松”命名,这一建议得到了顾拜旦男爵的支持,于是,在 1896 年,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匹克运动会上,就以当年菲迪皮茨跑的那条路线作为一个新的赛跑比赛项目,正式命名比赛项目名称为:
马拉松赛跑
。
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菲迪皮茨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值得让后世之人永远难以忘记的“传达方式”。不过,马拉松比赛,一开始还是有个小插曲的,因为当时并不清楚从马拉松到雅典广场到底多长的距离,所以刚开始的几届奥林匹克匹克运动会,马拉松项目距离有过 40 千米、40.26 千米...整个项目具体距离,一直没有完完全全的定下来。一直到 1924 年举行的第八届奥林匹克匹克运动会的时候,奥运组委会工作人员,重新测量了马拉松到雅典广场的距离,结果是 42.195 千米,最终也就定下来马拉松比赛距离为 42.195 公里,这就是马拉松的由来以及起源。
PS:本文首发“微量体育”官网,原文地址:https://www.weiliangsport.com/;
如需转发或其他用途,须标注来源,谢谢合作!微量马拉松跑者也即将面世~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