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艺术圣手的孩子“成名”靠自己
关少曾的父亲——关学曾,是北京“单弦大鼓”第二代传人,也是北京单弦创始人。
很多人不一定熟悉单弦,这是一种类似于曲艺类表演的节目,关少曾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已经是北京曲艺界一代大家,妥妥的“星二代”。
但关少曾并不是一个愿意按部就班的人。
他先是凭借自己的艺术天分,在小学六年级考过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来又在初二的时候被全国总工会歌舞团录取。
可遗憾两次都没去成,原因就是家人反对,一心只想让他学业有成的父母,不想让他从事艺术这条路,毕竟那个年代的艺人并不吃香。
然而到了“文革”期间,学业中断,本身艺术天分极高的关少曾这时有了“用武之地”。
下乡后在宣传队成了演出的顶梁柱,几乎就是一名职业演员的样子。
到1978年“文革”结束,关少曾因为下乡期间在艺术上的突出表现,被选入北京军区空政话剧团;
7年后的1985年,转业到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甚少有人探究的是,早在转业之前,关少曾就出演了电影《于无声处》。
首次尝试通过电影的方式表演,表现出了很好的艺术素养。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