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小规模都在洗盘
近年来,在行情和疫情影响下,养猪业可谓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而无论是政府界还是行业界,总喜欢将这些变化理解为中小散户退出,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养猪水平越来越高等。
但其实,如今养猪行业的洗盘,已经不是单纯以规模大小来论英雄了。也就是说,不是规模大就具有生存的优势,也不是规模小就天生具备短板,而是各具特色,看谁的内功好才是关键,否则谁都可以被洗出局。
就以前面提到的雏鹰农牧、金新农和正邦科技而言,都是上市公司,规模也都不小,但最终的结果都令人唏嘘,虽然金新农的名字还在,但今天的金新农已经不是陈兴垚时代的那个金新农了。
最近猪界半仙到海南和湖南进行了调研,发现原来规模不小、在当地赫赫有名的个人养猪老板,也有一部分人退出了行业,有位老朋友说,一不小心就是“中年返贫”,意思是不少人养猪弄到中老年还负债累累,无法翻身。
这些原来母猪有几千到几万的养猪人,也不是小户,结果有的还是被洗出局,只不过他们非上市公司,很多消息公众不知道而已。
不管是雏鹰农牧的侯建芳、还是金新农的陈兴垚、亦或是正邦科技的林印孙父子,以及原来养几千头几万头母猪的个人老板,曾经他们也都是成功人士,而且很多也都为行业做出了贡献,口碑也不错,但竞争是无情的,稍有不慎就被踢出局。
特别是陈兴垚先生,有着“教槽料之父”的称号,2018年3月在金新农大厦落成大典上,他说金新农大厦落成是金新农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2017年,金新农确立了面向未来十年的战略规划——“打造以科技养猪为源复合产业集群”。
然而说完这话过后没多久,2018年5月金新农就发公告称控股股东拟向双胞胎转让股票,虽然此事最终未能成功,但也爆出了金新农的困境。在2019年年初,金新农的控股股东还是发生了变化,大成欣农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指定方广州湾区金农投资合伙企业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
其实在2018年 - 2019年那个时期,虽然退市的养猪企业只有雏鹰农牧,但经历过生死的养猪上市公司不少。金新农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易主的方式获得了重生,但谁也没想到易主4年后,创始人都退出了公司,也就是说陈兴垚时代的金新农正式结束了。
再到2022 - 2023年,很多养猪企业也开始面临着生死考验,其中正邦科技就是典型的例子,规模曾一度成为中国养猪业的老二,而且保持了多年的江西民营企业老大位置,何等的风光啊!可如今已被隔壁一直低调赚钱的双胞胎“抬头重整”了……
除了这些大佬和他的企业,一些个人老板也曾做得很成功,但如今也退出了养猪业,还在坚守的,多数人也很辛苦。但有些养猪人依然还算过得还好。
(二)恶意扩张是洗出局的核心原因
猪界半仙发现,不管是2018 - 2019年的周期还是2022 - 2023年这个周期,被洗盘出局的养猪人主要原因是资金链断裂,但资金链断的原因各有差异,大概有三类:
第一是恶意扩张。
扩张导致资金链断的人最多,因为多数老板赚到钱就忘了自己是谁,恶意扩张,没有余粮,稍一遇到一点风吹草动,亚历山大,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原因。比如雏鹰、正邦以及金新农都是扩张引发的问题,雏鹰搞电竞、金新农到处收购、正邦产能翻几番,多数个人猪场的大佬也是,2020年赚到了钱,全身心在扩建猪场了。
第二是随意玩。
当然这个是传言,传言有些老板赚到钱就花天酒地恶意挥霍,钱玩掉后遇到低行情,没钱撑下去。
上两个原因其实有个共同特征,
人有了钱就容易飘,忘了自己是谁,养猪人也不例外。
第三是养不好猪。
养不好猪可以说是理论和技术原因导致的,比如被飞几次,基本就翻不了身,还有就是降不下来成本,行情好也是赚不到钱,行情差总是亏钱,亏到最后没钱。
这个原因可能未来还会让一部分现在有钱的养猪人被洗盘出局。
而现在仍然坚持养猪的,有个共同特点是至少还有资金,不管是自有资金还是有办法弄到资金:
如上巿猪企,负债率爆表还坚持养猪,因为他们目前还能弄到钱,比如贷款、卖股票、卖资产或者定增融资……
还有一些前几年赚到钱但没扩张的大佬(母猪有几百 - 几万的个人大佬),通过缩减规模等方式减轻压力,目前还有余粮支撑。
当然还有一些散户,可谓是打不死的小强,依然在跟行情与疫情(小飞)打游击战,还是有自己的活法。
(三)未来养猪不仅要有钱还要成本低
猪界半仙认为,通过这几轮洗盘,目前还是仅靠资金坚守养猪业却没技术和能力养好猪的大小企业或者中小户,不管上巿与否,未来还是有机会洗出局。这个养好猪说通俗一点,是降低成本,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换句话说,如今的养猪业没有钱就没有机会养猪,但不是有了钱就一定能养好猪,尤其是这些年跨界进入养猪业的新资本,目前已经有开始出局的,但不少人还是有钱亏,但能亏多久,还是未知数。
前不久郑州的行业大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讲未来养猪的依然是大、中、小规模都长期并存,他对大企业集团和中小养猪场户分别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大企业集团方面:
中小养猪场户方面:
通俗一点看,建议就是要保障资金,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既要有钱,还要把猪能养好,成本能降低。
短期内养猪行业竞争现金流,但长远来说就是竞争成本。养猪人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否则会被很残酷地淘汰出局。
如何降低成本?
对于母猪场来说,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是提高PSY。
假如每头母猪一年的综合成本是10000元,PSY20头的成本是500左右,而PSY26头的成本是380左右,PSY30头的成本是330左右,看似几头PSY的差距,但背后就是几十元到成百元的成本差异。
对于育肥猪场来说,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是降低料肉比。
假如还是以饲料价格为标准选择饲料,那么这样的降本方式会让自己养猪无法增效,一定要从价值的角度去选扩(投入产出比)。正如猪界半仙在一个饲料经销商店里看到放着4 - 5个品牌的饲料,问他这么多品牌有什么核心差异呢?他回答“一分钱一分货”,既想要用低价饲料又想要低的料肉比,那是做美梦,因为哪个饲料企业会亏本生产饲料呢?
链接:
广州植成于2019年开始养猪,目前PSY做到了30头以上,为帮助更多养猪人降低成本,植成将自己的养猪方案进行了总结,接下来会向行业分享,让母猪实现高效繁育(PSY30 +),也让养猪变得更轻松(36天集中一次配种)。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