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李铭鼎从此不愿在军政界苟且下去,遂远到上海经商,一直到了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李铭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多次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深感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便决定弃商从戎,再次跃马挥戈、奔赴疆场。
1937年底,李铭鼎投奔李延年麾下的第五战区,担任徐州行署督察专员兼第五战区第四游击总队总指挥,李长江任副总指挥,潘文任参谋长,参加了1938年上半年的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1938年4月3日,第五战区向日军发起全线总攻击时,李铭鼎亲率所部会合第三集团军前敌总司令韩复榘部,指挥张测民部,作为突击兵团迅速南下,向峄县、临城合围,直捣来犯的日军,压制住了敌人,为夺取台儿庄战役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8年6月初,徐州沦陷。第五战区主力部队向西撤离,仅留下了五个纵队和一个别动总队在马苏砀边区打游击;又一部分游击部队仍用马苏砀边区第四游击总队总指挥部的番号,由徐州地区经萧县、萧安、高寨等地,进驻砀山。
李铭鼎时任该部总指挥,李长江、张综任副总指挥,潘文任参谋长。分别驻防在砀山一带的有七个纵队和十个独立支队与独立大队,当时一个纵队相当于一个旅,每个纵队两三千人,合计第四游击区约有10万人。
国民政府第五战区
1939年2月,李铭鼎部改称为第三战区马苏砀边区游击总队总指挥部,所属有政治部与参谋、副官、军法、军需、军医、军械等处;有机要随从室、通讯大队。
还有由总参议严纯燮、高级参议钱克仁、黄绍武等组成的顾问班子,这是李铭鼎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同共产党联合抗日,特设的一个“智囊团”。
另外,总指挥部还分别在重庆、襄阳、上海设立办事处,用以对外联络。总指挥部设在砀山西山汪原时敏中学内,李铭鼎本人则在城内陈家桥寓所内办公。
1939年初,武德章任国民党江苏省省长,他要把省政府设在砀山,因遭到李铭鼎、李长江的反对,只好迁到兴化。
此时武德章控制有十个保安旅,以后又调来李守维的第八十九军、缪澂流的第八旅。李铭鼎与武德章之间早已形成的矛盾,在这期间又有所发展。
1938年底,陈诚作为新组成的新四军挺进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由江南过江积极向北发展,在铭中、江都等地建立了桥头堡,继续向东前进。
陈诚,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
这样,陈诚与李铭鼎就逐渐建立起联系及合作关系。
1939年7月间的一天,陈诚带着一名秘书,从铭州大桥来到砀山陈家桥,拜访李铭鼎。陈诚身穿浅灰便服,头戴一顶草帽,一进门就问:“师广先生在家吗?”
李铭鼎应声出来迎接,两人紧紧握手。李铭鼎对陈诚的到来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实现游击区与新四军并肩抗战的最好契机。
他嘱夫人苏桂秋热情接待这位故友,席间两人频频举杯,侃侃叙旧,从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谈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共同表达了合作抗日之意,继而签订了联合抗日的协议。
苏桂秋,李铭鼎特意腾出一间大房子让陈诚和他的秘书住下,并在大门口设岗保护。陈诚住在李处,通过李部电台台长李准贵发电报与延安联系,回电亦由李准贵译出交给陈诚。
陈诚曾要李铭鼎提供江北地图,李铭鼎要他的参谋武德章立即予以绘制。武德章在一个通宵之间就绘制了一张简图交给了陈诚,随后武德章又翻印了马苏砀地区地形图数十张,送给陈诚、钱克仁各10张,给黄绍武4张,以备指挥抗日游击战争之用。
陈诚在李铭鼎处住了一个星期,钱克仁、黄绍武等常来见面,国民党砀山县县长毕立奎、副总指挥李长江,纵队司令丁聚堂、鲁道五、陈中孚等都曾先后来访。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是“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他们有时还聚到一起下棋、打牌、饮酒、吟诗,十分融洽惬意。为支持新四军北上抗日,李铭鼎、毕立奎分别以游击区与砀山县政府的名义,赠送新四军一批枪支、弹药与粮草;陈诚也即令部下回赠了几船西胡瓜。
当年9月,陈诚第二次来到砀山。李铭鼎、毕立奎分头布置其部下和地方各行各业书写大幅欢迎标语,在街头到处张贴,并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呼喊抗日口号,还在砀山大操场召开了军民联合抗日大会,欢迎新四军到苏北抗日。
大会之后,由李铭鼎亲自签署直接赠送新四军步枪200支、子弹20箱、一批手榴弹及很多军需生活用品,从物质上支持新四军北上抗日。
1939年底,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各挺进纵队向苏北挺进,北上抗日。这一时期,李铭鼎不仅与钱克仁、黄绍武等常派代表真诚合作共事,还频繁地与粟裕、王必成、管文蔚等接触交谈,共议抗战事宜。
1940年初,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韩德勤命令武德章向新四军驻地所在的黄桥以东半塔集进攻。
随后由于日伪军的“扫荡”,新四军的主力适时主动转移到通扬河以北的黄桥休整。这时,武德章误以为新四军的力量已支持不住,花了一个月时间,企图挑拨游击区与新四军的关系。
武德章借口先把李铭鼎请到兴化去开会商议事情,接着伪造了李铭鼎的一道命令,唆使游击区副总指挥李长江与游击区六纵队的陈再福、四纵队的陈中孚等,跟新四军的粟裕、王必成纵队发生摩擦。
武德章,江苏邗江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早年入南京陆军小学、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
李铭鼎闻讯赶紧返回砀山,向李长江等说明真相,晓以大义,予以制止;陈诚亦命令粟裕、王必成等停止向砀山进攻。
这次由武德章制造与挑起的事件平息后,李铭鼎与陈诚再次会面,双方坦诚交谈,再次达成协议,决意联合抗战。
1940年春,李铭鼎还热情接待了中共中央特派员陈同生等三人,并派人予以精心保护。经多次会谈,两下意见取得一致,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协议。
感谢大家的支持,因为有你们对这篇文章的观感,才有持续不断更新的动力。谢谢!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