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风,男,1958年2月生,湖南益阳南县人,航天系统总体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正军级少将军官。
1958年2月19日,杨长风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南洲镇。
1978年4月—1982年2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7年,就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987年4月—1988年6月,到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做访问学者。
1988年7月—1990年1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任设计师。
1990年2月—1999年2月,就职于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部航天处。
1999年3月—2007年2月,就职于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航天装备处。
2001年4月—2004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7年—2009年,就职于总装备部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办公室。
2009年,任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2014年10月,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2016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017年9月24日,上央视《开讲啦》,讲述他与北斗的十年。
2021年6月2日,入围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11月1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2023年1月17日,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杨长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全程参与了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共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工程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
为建成世界一流北斗做出重大贡献。
众所周知,
1991年的
海湾战
争,美军利用GPS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发射导弹精确打击目标,在高科技条件下的全新作战方式,让联军以非常小的代价重创伊拉克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也让中国意识到拥有独立导航系统的重要性。1994年,北斗1号系统启动工程建设;2003年,北斗1号系统发射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只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通信等简单服务。2012年底,北斗2号系统完成14颗卫星的发射,开始对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导航服务。2018年底,北斗3号系统的基本建设完成,可以向全球提供服务。
如今,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经历了服务国内、到服务亚太、到走向全球,这个过程异常艰巨,杨长风带领研发团队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北斗导航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两弹一星”,彻底解决了导航系统被人卡脖子的难题,这一切都离不开杨长风的日夜操劳,撑起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关注我,不迷路,分享更多故事。三湘四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