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名著《水浒传》的精彩世界里,一直有一位被众多好汉敬仰推崇的顶级人物——“老种经略相公”。他在书中虽未频繁现身,却有着极高的威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水浒传》第二回中,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得罪了高俅后,第一时间就想到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可见连高俅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位老种经略相公。马智是他帐下的提辖,栾廷玉是他手下的帐前军官,金枪手徐宁挂在嘴边的,是他曾为老种经略相公打造过兵刃。许多英雄好汉落难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投奔老种经略相公。那么,这位老种经略相公究竟从何而来?又有着怎样惊人的事迹呢?
经略相公是宋代官职经略使的简称,相当于军区司令。根据《水浒传注略》《宋史》等书籍的记载,“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正是北宋名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俩,二人出自北宋四大将门之一的“西北种家”。但《水浒传》中描述老种经略相公与小种经略相公是父子关系,有书为证:
史进与马对对话
马打算打潼关西后,小种经略相公与府幕僚对话
种(Chóng)师道(公元1051年—公元1126年),字彝叔,汉族,原名建中,因为避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师极,后被道君皇帝赐名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大钭种放从曾孙、名将种世衡之孙。
图片来源于影视制作
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奉命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京城解围即被解除兵权。不久种师道病逝,时年七十六岁,钦宗亲临祭奠,下诏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种师道死后次年,京城失守。建炎中,加赠少保,谥曰忠宪。
在《宋史》中,种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比杨家将的作用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有了彩,而种家军却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了。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
种师道,从曾祖父是宋初大儒种放,种放兄种汶即种师道之曾祖父,其祖父是种家军的创建者种世衡,世衡有八子(古、诊、谔、谘、詠、所、记、谊),种师道的父亲是种记,种师道的弟弟是种师中。
说到宋朝时期的“抗金英雄”,最有名的那肯定是岳飞,岳飞的故事流传千古,结局悲壮得让人至今提起岳家夫妇还忍不住唏嘘。但是,在宋朝时期并不是只有岳飞一个英雄,还有一个人比岳飞更早,但在历史上却鲜有有人知道,他就是种师道。
种师道从小就拜在了张载门下学习各种知识。长大后的种师道也算为祖上争了光,国家直接给他分配了一个职位,官不大,还是个文官,但这并不妨碍他为百姓做事,靠着过人的脑子,种师道前期的仕途走得并不艰难。然而这一切都在他得罪了蔡京以后戛然而止。好在他靠着一身武艺重新翻身成了武将。说起来,种师道的祖上也是十分有名的抗辽英雄。那个时候和西夏的战争中,西北部部分几乎成了种家的天下,既忠心又英勇。
但是因为在抗辽中他的上司怀疑他有帮助辽人的嫌疑,于是将他的官职直接免去。很快金人南下侵犯宋朝边境,最害怕战事的宋徽宗慌了神,而这个时候他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种师道。金人打到开封用的时间并不多,而宋徽宗见大事不妙直接将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朝会有两位皇帝同时被俘的原因。
种师道回来后,安心的不止是宋徽宗,还有宋朝的平民百姓们。种师道极其擅长兵法,就算兵力不够他也能十分顺利地击退金兵。和宋徽宗相比,宋钦宗显得更看重他。他将宋朝所有的兵力都交给了种师道,让他任意调动。由此可见,宋钦宗对他非常信任。而且,随着种师道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这个时候宋钦宗不但非常体贴的允许他不用向他行礼,甚至在他无法下地的时候让他坐着轿子去见他。
在抗金这条路上,种师道可以说是将自己和儿子种师中的一条命全都搭在了上面。然而无论是宋徽宗还是宋钦宗,最终都辜负了种师道的一片忠心。朝中在抗金的问题上分为了两派,一个主战,一个主和。所谓的主和就是割地赔款,而两位皇帝的节节退让不但让宋朝赔了大量金钱,而且还让种师道因为这些事情悲愤交加,最终去世。
和岳飞相比,他的事迹的确不被很多人知道,不过作为一代名将,一生戎马为了国家的稳定,百姓的安宁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想必也不是为了赚取身前身后名。
历史画像截图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