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捷外卖(一年开了一千多家店,纯外卖品牌的打怪升级之路 | 味捷餐饮),36创业加盟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考:味捷外卖(一年开了一千多家店,纯外卖品牌的打怪升级之路 | 味捷餐饮)。
陈建荣反思,外卖市场的调研还是要足够细致,要保持理性对未来做出判断,不能预期太高。这次反思,也让陈建荣在之后的外卖红利期期间保持清醒,让味捷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风来了
2012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风潮,带动了外卖APP的蜂拥出现。
外卖风口来得迅速而猛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背靠巨头的玩家携巨资进入。行业创业公司迅速涌现,饿了么成立五年获得8轮融资,2016年4月完成一轮12.5亿美元的融资后,其估值超过46亿美元。美团也在2016年1月完成33亿美元的E轮融资,估值超过180亿美元。
神仙打架,凡人吃肉。这个定律在中国互联网大战中频繁上演。竞争带来的大幅度补贴,推动了外卖订单的激增,也让外卖行业迎来了红利期。
陈建荣开始频繁接待外卖平台的高管。
2012年,饿了么杀入杭州市场,味捷也视为重点合作的对象。当时的饿了么杭州负责人在刚开始谈判时,要求用“先付费、再上线”的模式,但这样的模式并没有得到陈建荣的认可。
当时味捷在杭州活得不错,陈建荣手握主动权。
后来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亲自来谈,以“先进驻,后付费”的方式才把味捷集团谈妥了。之后,美团外卖崛起,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亲自来味捷进行调研,谈合作。
2014、2015年的外卖平台烧钱大战中,味捷和大多数店铺一样,趁着红利,赚取了来自线上的第一桶金。
味捷集团办公室
在第三方配送平台达达进入市场的时候,也花了大量的钱补贴市场。配送一单外卖的配送费最低只要一块钱。
味捷原本搭建了自己的外卖团队,在陈建荣看来,自己的外卖团队配送的区域比较固定,因此效率更高。但是这个团队需要比较严格的管理。
在味捷后期主要靠加盟店扩张的时候,加盟店往往很难管理自己的配送团队。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兴起,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乘着东风,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下半年,一年的时间里味捷开了一千多家门店。到目前为止,门店已经超过两千家。
味捷集团餐饮矩阵
红利期也涌现出了大批的纯外卖品牌。在红利期结束后,大批品牌因为收入减少而哀鸿。
但陈建荣却并没有对此感到意外。他一开始就明白,烧钱大战时期,收入是不合理的,不能把它当成常态,“一个外卖店铺,一年赚个二三十万很好了,之前一年五六十万的收入是运气好。”
没有打响品牌和采购集中资源、降低成本的外卖店,开始出现倒闭潮。在陈建荣看来,这再正常不过。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型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做成。陈建荣告诉锌财经,2017年,杭州新注册餐饮商户是4.6万家,而这一年关店有4.5万家。
他概括了后红利时代餐饮品牌难玩的原因:
1.没有精细化的运营理解;
2.没有品牌意识和行业规范;
3.没有产品定位的思考理解;
4.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型,在外卖和堂食之间举棋不定;
5.没有有效的营销手段;
6.没有规模化集采的成本优势。
陈建荣观察到两个行业趋势,其一,像西贝这样原本主打堂食的品牌,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外卖。未来品牌店外卖将进一步挤掉小外卖店。
另外,陈建荣也发现,线上流量的增长变缓了,前两年,外卖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100%,但今年开始没那么快了。同时,线下的流量会回归,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都在线下布局。
回归线下,也是陈建荣2019年正在做的事。近期,味捷集团和陈八两面馆联手在杭州开出了几年第一家线下实体面馆。
味捷集团和陈八两合作的线下实体面馆何文田
但现在做堂食生意,不同于十年前的传统方式,将又是一条新的路,已经探索出来的模式不一定适用。在竞争已经很激烈的领域,陈建荣和团队,又要像刚创业那样,满城地跑一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味捷外卖(一年开了一千多家店,纯外卖品牌的打怪升级之路 | 味捷餐饮)详细介绍,如果您对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咨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项目的反馈信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