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2000元却要卖房还债
今年2月,沪女士收到一个陌生QQ号添加好友,对方推送“是否有资金需求?不要征信,放款快”的广告引起了沪女士的兴趣。在对方的指引下,沪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大南橙”的APP,上传身份证照片、联系方式等资料后借款2000元,然而实际到手时却只有1400元。在沪女士成功借到第一笔钱款后,出于现实需要,又陆续在平台借款了几笔款项。
而当借款数额达到上万时,高额“服务费”和极短时间的还款期限一下子让沪女士瞠目结舌。该团伙还恶意违约更改还款时间,并且在沪女士逾期后每天收取20%的展期费。与此同时,沪女士的微信、QQ上不断出现陌生人添加好友,向其推荐“爱啦”、“爱疯”、“借贷宝”等十余个借贷APP,引导其“借新还旧”,短时间内以“滚雪球”的模式将沪女士的债台垒高。
直到沪女士无法偿还债务的时候,其本人、亲朋、同事、朋友不断收到骚扰电话,甚至在清明节收到谩骂或恐吓信息。不堪其扰的沪女士最终决定将房子卖掉偿还债务。从2月至5月,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沪女士累计付出了147万的高额还款。除了沪女士遭遇的这些催收手段外,半夜电话骚扰、向女性被害人恐吓发送PS的裸照、使用“叫死你”软件进行24小时轰炸等也是该团伙常用的催收手段。
警方查出网络借贷诈骗链条
今年5月下旬,嘉定警方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有群众在办理所谓“低息无抵押”网上贷款后,不仅未能减轻债务负担,反而陷入高息陷阱,债台高筑,深受其害。分局刑侦支队就此情况展开调查后发现,名为“爱疯”、“爱啦”等多个网络贷款APP平台以“为被害人办理短期无抵押贷款”为诱饵,采用以“收取高额服务费”、“软暴力”讨债以及“借新还旧”(即诱骗被害人在该犯罪团伙控制下的其他借贷平台进行借新还旧)等方式使被害人不断垒高债台,并逐步侵吞被害人财产,使其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诈骗套路。对此,嘉定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民警通过对催款微信账号及催款内容进行分析,逐步梳理出由周某、杨某蒿等人为首组成的APP运营团伙。同时发现,周某的上家为江苏省的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开发并维护多款网络贷款APP供周某、杨某蒿等人使用,该科技公司法人代表为男子顾某龙。通过梳理涉案APP的资金去向,警方掌握了该团伙涉及的41个银行账户,并挖出一个以史某、赵某某为首的为涉案APP提供资金结算服务的团伙。
2020年至今已涉案6.3亿
警方进一步查明,该犯罪团伙的作案过程全部在网上远程操作实施,周某、杨某蒿等人先以线上办理“短期无抵押贷款”为诱饵物色贷款人,实际以收取高额“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放贷。一旦被害人无法如约偿还,便通过“借新还旧”及引导收取展期费(延长归还时间的手续费)等方式进一步垒高债务,并通过电话轰炸、骚扰威胁等“软暴力”索债方式施压,迫使被害人偿还借款。
很多被害人在安装APP时不知不觉中就已授权获取通话记录信息及被收取了高额“服务费”,被害人实际拿到钱款往往仅为所申请款项的六至七成左右,却又被要求短期内全额还款。而当被害人偿还不出时,又会被收取每天20%的展期费,这一点被害人事先并未被告知。同时,被害人又会收到更多贷款APP推荐,在犯罪团伙以通话记录轰炸等软暴力手段进行催收的压力下,被害人难免继续在新平台上办理贷款,债务就这样被不断垒高。
实则这些贷款APP均掌控在犯罪团伙手中。为了确保放贷后的收款成功率,该团伙还通过开发风控系统、网上购买信息、侵入其他贷款网站等方式,筛选出征信较好,有还款能力的“优质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来保证巨额暴利。
自2020年4月起,该团伙成员看准此种模式暴利巨大,各自筹集几十万资金不等开始作案,至案发前,涉案金额已达6.3亿元。专案组现已查证到全国各地被害人1万余名,由该团伙开发的23个网贷APP平台(附后)均已被关闭。
目前,以顾某龙、周某等人为首的86名犯罪团伙成员因涉嫌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若确实有贷款需求,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更不要轻信所谓“无抵押秒放款”的诱惑,以免陷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网络借贷诈骗APP平台名录:
1、蓝茉莉 |
5、红魔方 |
9、一家 |
13、梢头鹭 |
17、金銮 |
21、大富鳖 |
2、青苹果 |
6、爱疯 |
10、爱啦 |
14、二雷神 |
18、金剪指 |
22、银杉树 |
3、小超人 |
7、快啦 |
11、红杉子 |
15、大将军 |
19、水楸木 |
23、爱玛驴 |
4、大南橙 |
8、皮皮熊 |
12、嘎尔嘎 |
16、谷雨 |
20、铁观英 |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