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座繁华的城市,有着众多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其中江门的岐山火车站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岐山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它可是广九铁路(华段)首批建成的车站之一。当时,它距离大沙头火车站有16公里之遥。
随着时间的推移,岐山火车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1959年12月,按照建设广州铁路枢纽的规划,广州铁路局在岐山火车站修建了危险品仓库,在车站东侧征地34亩,先建一股货物线及80平方米的简易仓库;1968年建成第二货物线,扩建货物线4股,建成危险品仓库6座。1988年至1989年间,又先后兴建了自岐山站出岔的岐山村、竹林村危险品专用线等支线。
目录
简介
目前岐山火车站是广州市周边的铁路货运站之一,也是黄埔新、旧两港的转运点,已不办理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整车货物发到,仅办理专用线、专用铁道整车货物发到。
历史
岐山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是广九铁路(华段)首批建成的车站之一,当时距离大沙头火车站16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为打通海陆联运的交通线,于1940年着手修筑黄埔港支线,但并未采用国民政府于1937年设计的石牌出岔方案,而是自岐山站出岔另修黄埔港支线,接通黄埔港。
1949年10月,广九铁路华段改称广深铁路。1966年,建成了省物资部仓库、省外贸仓库专用线,均接轨于岐山火车站。1984年开始修建第二批危险品仓库,于1986年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岐山站危险品仓库成为中国国内排名第三、华南地区最大的危险品仓库。1988年至1989年间,又先后兴建了自岐山站出岔的岐山村、竹林村危险品专用线等支线。截至1988年,岐山火车站为四等站,建筑面积2135平方米,站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候车室、信号楼、运转室及站台,共建有6条股道、2个站台,并设有5条企业专用线接轨,年客运量为2.45万人次,货运量10.6万吨。
但随着广深铁路历次提速,停靠岐山火车站的旅客列车数量越来越少,至2000年代初,每天仅剩下一对旅客慢车停靠;随着广深铁路最后一对慢车8443/8444次于2003年停运,岐山火车站再没有旅客列车停靠。2005年7月起,岐山火车站停止所有危险货物办理业务,标志着岐山站危险品仓库在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后正式关闭。
地铁南洲站是广州地铁13号线的车站。
地理位置
地铁南洲站位于黄埔东路南洲村段、广深沿江高速以西。[1]
车站结构
地铁南洲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约638米。由于车站主体位于黄埔东路下方,站位两侧建筑物和涉及的管线改造种类多,施工进度长期受到较大影响。
石龙站(Shilo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货运三等站。石龙站是广九铁路上历史悠久的火车站,曾经也是广深铁路上重要的城际站。
石龙站始建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于1989年重建客运站;于2014年1月8日停办客运业务,保留货运功能。
截至2013年12月,石龙站站场规模为4台6线,拥有两个货场。
历史沿革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5日,石龙站落成,为广九铁路华段的中间站,也是早期广九直通车固定停靠的大站之一;列车在石龙站停靠时间全线最长,以便蒸汽机车加水;当时车站的候车室只有100多平方米。
民国14年(1925年),周恩来率领东征军在石龙站的车厢内设立总指挥部。
民国23年(1934年),石龙站全年货运量达到11万吨,占整个东莞地区火车货运量的40%。
民国27年(1938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4年)10月3日,因石龙南桥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石龙站停用。
1979年4月4日,广九直通车恢复运营,但再也没有停靠石龙站。
1984年,石龙站进行扩建,以增强货运能力;但客运站的扩建因不利地形和其他车站的竞争而没有实现。
石龙站历史照片
1985年,石龙站全年共完成客运量75.83万人次,货运量41.44万吨。
1995年,石龙站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770.78万人次,货运量67万吨。
1997年以后,石龙站年客运量降至180万人次左右,货运量逐渐减少乃至取消。
20世纪90年代,为争取高速列车在石龙镇停靠,石龙站铁路桥下新建客运站,顶部为站台,下面为站内。
2000年,石龙站改造完成,成为广深铁路城际列车的中间站之一。
2007年2月1日,石龙站停靠首列和悦号CRH1A型电力动车组列车。
东风内燃机车停靠石龙站
随着城市发展,石龙站因车站规模小、无法满足客流需求,加之所处区域水网密集、土地紧缺而无法扩建车站以及无法承接东莞轨道交道2号线,故东莞市政府决定于2009年在石龙镇西湖区新建石龙站作为客运大站。[1]
2014年1月8日,拥有103年历史的石龙站停止客运业务,原停靠石龙站的所有城际列车改停新建东莞站。
2016年4月14日,石龙站始发第一列前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铁路集装箱列车;该货车是当时中国国内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
截至2019年1月,石龙站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营。
建筑设计
石龙站建筑外观
截至1989年,石龙站站区总面积20.5万平方米,货场仓库面积1.19万平方米;拥有2个立交桥涵道,1个客运地道;客运站楼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
截至2013年12月,石龙站是一座三层小型建筑,地面一层设有售票处、候车厅、商店和自动检票机;车站候车厅后设有行人通道通往与客运站楼有一段距离的各月台;车站客运站楼设有往石龙、石碣两个方向的出口;一层站台属于广九铁路站场,经停普通列车。车站二层是广深铁路站场,经停动车组列车;车站三层为办公区。
站台线路
石龙站牌匾
截至1985年,石龙站内设有1股正线、3股到发线,3股货物线和1股带出线,1条专用支线到省林业木材场,到发线有效长度在800米以上。历经多次改造扩建后,截至2007年12月,石龙站拥有4台6线,其中普通场2台4线,高速场2台2线,站场均为侧式月台布置。
文化特色
石龙站门口的孙中山铜像
为纪念历史上国民革命军在石龙站的东征战役,石龙镇政府在石龙站建起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车站取消客运服务后,一些商人与铁路部门合作,接手车站一楼售票包再利用开发,将站内改造成一间明清家具艺术城:昔日人声车声鼎沸,此时木色古旧满眼。石龙站保留有岁月痕迹,大包主体结构没有改动,售票窗、办公室和小仓库仍在原有位置;地板和立柱都是原有装修,透着简朴素净之风;古式家具“迷宫”尽头是狭长进站通道。
石龙站主题餐厅
东莞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在距离车站东面1千米处建有火车头主题餐厅,由蒸汽机车和绿皮车厢组成,车内陈列了石龙站发展历史的图文。 2017年10月20日,石龙站附近开始建设以“莞邑故事”为主题的集市和风情街区,再现石龙铁路的历史文化。
发展规划
和悦号CRH1A型电力动车组列车进出石龙站
石龙站维持并发展货运功能,与附近红海站、石龙港等共同组成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货运枢纽节点。2017年7月5日,石龙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到发场工程为石龙站到发场新增到发兼调车线2条,有效长度均为850米,紧邻石龙站既有到发线东侧布置。新建松山湖货物装卸线从石龙站广深端咽喉引出,引出后向车站东端,紧邻松山湖货物装卸线布置铁路货场仓库2座。[2]
价值意义
缅怀石龙站全盛日,充满着热烈喧嚣:售票大厅内,增城菜心、东莞腊肠龙眼,一担担等着过节;绿皮车厢里,广州话、东莞话、客家话、普通话融为一体,期盼快乐;逢年过节时,衣着光鲜的返乡者更是在进站通道排起长龙。东江流域生产的山货、干货、蔬菜、大米等农作物,甚至禽类都经过石龙站流通到深圳乃至香港。所以石龙站是一个保存着无数人记忆与离别的地方。(《石龙铁路世纪行》 评)
20世纪中期,石龙站繁荣热闹。整个惠阳地区的对外货物运输大部分是由石龙承接,其中有大米、白砂糖等。东莞生产的莞香也在石龙站装车运往北方。当时车站有七八个仓库,一个仓库能容纳近200吨货物,仍不能满足需求,许多物资只能到货即发。那时,石龙站共有100多名装卸工。(《东莞时报》 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