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过电影《集结号》后,都被谷子地的故事深深打动。谷子地耗尽心血,只为给壮烈牺牲的战友正名,多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其实,谷子地是有原型人物的,而原型却没有谷子地那么幸运。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中,这样为了正义和荣誉不懈奋斗的故事并不少见。《集结号》以其独特的叙事和感人的情节,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而谷子地原型的故事,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
他叫常孟兰,是谷子地的原型人物。早在1999年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中,就播出过关于他的纪录片。直到电影《集结号》的播出,才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常孟兰的关注。
1948年11月19日,常孟兰时任冀热辽军区4纵10旅30团3营8连2排的排长。常孟兰已经是从军4年的老兵了,他是1944年参军的,打过鬼子。当时他所在的第30团正向关外转移。
路途坎坷,部队走到了北京延庆县榆林镇时,遇到了国民党的“暂3军”。敌人以为遇到了解放军大部队,立即停下排兵布阵准备战斗。一个团面对敌人一个军显然是吃亏的。
这样的买卖自然不能做,当时团长立即做出决定迅速撤离。不过得借助即将降临的夜幕行动,否则敌人追上来就都跑不掉了。为了防止被敌人跟上,团长把断后的任务交给了8连。
时任8连连长的何有海把最前沿的阵地交给了常孟兰,让他带领5班的7名战士去牵制敌人主力。连长则带着8连的其他战士在常孟兰和大部队之间接应,充当第二道防线。
连长何有海与常孟兰约定,只要他们拖延到天黑大部队就安全了。常孟兰问:“连长,我们什么时候撤退?”连长说:“等我在山那边吹集结号,你们就可以撤出战斗!”
随后常孟兰带着战士们潜伏在阵地上,为了听清集结号,常孟兰特意从7人中抽出一名年龄小的战士离开阵地后撤100多米,潜伏在山上专门听号声。大家都知道集结号是他们的命!
敌人炮弹雨点般的落在阵地上,常孟兰他们趴在战壕里一动不动。敌人停止炮击之后步兵开始进攻,他们一直等到敌人进入射程才开枪。敌人一波波的向山上冲来,又被常孟兰他们打下去。
身经百战的常孟兰感觉到了这场战斗的艰难,这是从未有过的。他听见了对面敌人的坦克声还有身边的炮弹声,突然小战士上了阵地,催常孟兰带着大家撤退,常孟兰坚持继续打。
战斗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此时已经打退了敌人3次进攻。战士们再次让常孟兰带着大家撤退,因为没有听到集结号,常孟兰仍坚持战斗。最终敌人冲上阵地,大家被敌人冲散,只有常孟兰冲了出来。
冲出阵地后的常孟兰一口气跑了几十里,冲出来后的常孟兰一路打听部队,却找不到原来部队的下落。无奈他只好回到了昌黎县张神庄。侥幸活下来的常孟兰并没有灰心丧气。
他一直在试图寻找之前的部队,1949年底他还去过北京寻找。尽管确认了他的身份,但找不到之前的部队。此后他多次去北京和东北寻找部队,期间一直靠捡废品卖路费再加上儿子给的钱。
就这样一直寻找了48年,直到1996年初,才打听到在沈阳军区的某集团军有常孟兰当年的部队,档案里也找到了常孟兰的名字。为死去的战友正名,2005年,常孟兰病逝。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