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人生在世,总有为人的准则,也有生活的砥砺。做人需学会低头内敛,做事要懂得昂首奋进;低头要有骨气,昂首要有底气。为人处世,要明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道理。那些自高自大、自我冲动之人,并非有修养品德之人,最终往往害人害己。就如22年前的陈少华,倘若他能早点领悟这个道理,或许就不会遭遇飞来横祸,被砍数刀。
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自高自冲动非修养品德之人,害人害己。
要是22年前陈少华能早点懂得这个道理,他也不会遭遇飞来横祸,被砍数刀。
提到陈少华,大家都能想起他的那首代表作《九月九的酒》,当初这首歌被传唱到大街小巷,26年过去了,这首歌的旋律仍留在很多人的脑海之中。
有着音乐才华的陈少华并不是科班出身。
1974年陈少华出生在浙江一个普通的家庭中,父母是越剧剧团的一名演员。
可能是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从小陈少华就表现出在音乐上的才华,一首歌听几遍他就能跟着唱。
但陈少华从小有自己的理想,除了喜欢音乐外,他还曾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好保家卫国。
后来他进了部队,当了武警。
在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后,陈少华还曾拿到过“全国武术散打”比赛的冠军。
在部队的年限已满时,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在部队训练争取晋升,要么选择立即退伍回家另谋出路。
既然已经体验过了当兵生活,陈少华决定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
回到老家后,陈少华开了一家舞厅,平时他负责在舞厅台上展示自己的歌喉。
慢慢的舞厅生意越来越火,好多客人都夸他唱歌好听,这让陈少华也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在唱歌上很有天赋。
后来有朋友起哄说,你这嗓子都可以去出唱片了。
听朋友这么一说,陈少华还真的找了个公司跑去广州录唱片,想着回来还能在舞厅里火一把。
在广州,当时有很多外地人像陈少华一样来这里追梦,在一个机缘巧合下,他遇到了一个“贵人”张德荣。
张德荣写了一首歌叫《九月九的酒》,陈少华一听就触动到了内心的情感,于是他花了500块钱,从张德荣那里买来了版权。
歌有了,就只剩下录歌。
他找到了一个唱片商,自费18万,录了一张专辑。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张专辑能爆火。
1995年,《九月九的酒》火遍大江南北,触动了多少打工者,专辑销量多达300万张。
陈少华又趁热推出了《九九女儿红》,让他一下子从一个不知名者变成了当红歌星,被大家称为“酒歌王子”。
后来回忆起自己的成名经历,陈少华感慨道:
作为一个年轻又有才华的半道歌手,陈少华得到了央视的注意。
22岁那年,陈少华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那一晚,全国观众都在听这个年轻人唱歌。
之后,陈少华的邀约不断,开启了自己的光明前途。
这一切都来得太快,让年轻气盛的陈少华变得飘了起来,在万人追捧中迷失了自我。
那时候还没有“宠粉”一说,倒是有"耍大牌"一说。
陈少华就是飘了起来,做事全都顺着自己的心情来,高兴的时候就会跟粉丝互动握手合影,不高兴的时候,粉丝签名都不去理会。
在他的粉丝中,有个叫张红军的,他曾兴冲冲的去要自己的偶像签名,结果签名没拿到,还得到了言语嘲讽,这让他怀恨在心。
正是因为陈少华的张扬,让他为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1998年,“陈少华刺伤血案”震惊全国。
有的时候缘分就是如此,张红军在一次活动中成了陈少华的伴舞。
两人在台下还是兄弟相称,结果喝了点酒就成了仇人。
当陈少华在酒店休息时,喝了酒的张红军带着几个兄弟去找了陈少华。
可能原本只是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结果聊着聊着,陈少华的态度也不好,突然辱骂了张红军。
随着语言的过激碰撞,张红军借着酒劲,抽出了事先藏在身上的刀,直接砍向了陈少华。
一开始陈少华没反应过来,一刀直接砍向了他的下巴方向,后来在打斗过程中,他的肩膀也中了一刀。
陈少华表示:幸亏靠本能闪了一下,不然那刀就直接冲着命门来了。
后来逃脱的陈少华被紧急送到医院,整个下巴缝了100多针,大大小小做了5次手术才恢复正常。
那几年,陈少华在医院修养身体,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唱歌事业也被耽搁,名气一点一点的都被消磨完了。
然而,陈少华在修养的那几年,也让他变得沉稳,不再像曾经那样“轻浮”。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