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泰
回到曾经的祖国以后,胡士泰虚伪的面具不断获得国人的信任,他窃取商业机密为澳洲谋取暴利,6年时间用不正当手段导致中国钢铁业损失7000亿。胡士泰回到澳洲以后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卖国行为受到影响。
胡士泰为什么要帮澳洲打压中国?他做出过哪些令人不齿的低劣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获得公费留学资格,见利忘义为他国谋取利益1986年胡士泰考上了澳大利亚的高等院校,获得了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他早就向往国外开放自由的生活状态,还希望毕业之后能留在澳洲,胡士泰的父母感受到了儿子的变化,所以在他毕业之后一再催促他尽快回国。
胡士泰一心只想留在澳洲发展,根本听不进父母的建议,因为是亚洲人的缘故,他经常受到西方人的排挤和辱骂,于是他更加铁了心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比那些狂妄的西方人差。
胡士泰在北大的专业是历史学,来到澳洲以后,他选择了和之前的专业毫不相关的冶金学,可是胡士泰用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证明着自己的能力,他对自己的前途早已有了规划,一毕业就开始投递简历,为了不让父母起疑心,胡士泰谎称还有学业上的事情没处理完,一时半会无法回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士泰的简历优秀,所以很快就收到了哈默斯利铁矿的邀请,胡士泰就这样成为了哈默斯利铁矿公司一员,这时木已成舟,他直接向父母坦白“我已经在澳大利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不打算回国了。”
胡士泰的父母虽然极力反对他留在国外,可是看他心意已决,他们也无法改变,只能默许了他的做法,胡士泰一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进入公司之后他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哈默斯利铁矿是澳洲第二大铁矿石厂,能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精英,对于想做出成绩的胡士泰来说并不容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能出人头地,胡士泰要比别人更刻苦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在这段时间他的野心日渐膨胀,工作中他还是会受到种族歧视,此时他的内心其实是脆弱的,可是在他的潜意识里不允许内心有半点退缩,所以两种不同的观念在他心里碰撞,这样心境无人倾诉,他心中渐渐产生出很多“畸形”的观念,甚至开始“厌恶”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胡士泰工作刻苦、专业能力强,越来越受到公司上级的重视。可是他却突然发现,虽然上级对自己很信任,可是重要决策公司从来不让他参与,这时胡士泰很清楚,自己工作受限都是因为国籍的问题,就算他能力再强,归根到底永远是“外人”,于是他在1997年加入了澳大利亚籍。
随后哈默斯利铁矿被力拓集团收购,胡士泰成为了力拓员工,他得知力拓要进军中国,这时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力拓集团
胡士泰为了能获得力拓高层的青睐,他经常深入一线来到矿山开采现场,所以他掌握着其他人无法掌握的一手资料,他的刻苦努力逐渐被管理层看到,作为曾经的中国人,他成为了力拓集团探索中国市场的最佳人选,职位也因此得到了快速提升。
就这样胡士泰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力拓大中华区负责人,受到力拓高层的信赖,可是他所获得名誉和地位,全都是通过出卖国家利益获得的,担任重要职位之后,他开始处处针对中国,以此帮澳洲方谋取暴利。
胡士泰
二、出身贫苦,看重私利沦为卖国贼1963年胡士泰出生在天津,父母都是工人,所以对知识文化的重要性并没有特别重视,他们认为只要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很好了。
可是胡士泰却和父母的想法大相径庭,他头脑聪明灵活,在学习上有很强的天赋,几乎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由于家庭贫困,胡士泰只能早早地就进入社会工作,他也希望自己能为家庭带来一份收入,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可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每天都过着两点一线的日子,生活对于他来说就像平淡无味的水,他的理想也在一点点消逝。
图片源於网络
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高考,这对胡士泰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想改变命运的他就要紧紧抓住这次机会,为了不耽误工作,胡士泰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功课。
胡士泰白天工作,晚上挑灯夜读,为了心中的理想,就算艰辛他也觉得甘之如饴,1979年仅有16岁的胡士泰参加了这一年高考,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学,胡士泰考上北大的消息,很快就在亲朋好友之间传开了,大家都夸赞他有出息,是做大事的人。
胡士泰深知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面,能考上北大的学子都是精英,他的成绩放在众人中间并不算是最出彩的,所以他意识到只有更刻苦,才能出人头地,得到的机会才会更多。
北京大学
胡士泰在学校里听到很多家境优越的同学,描述他们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从同学的口中胡士泰了解到,以前闻所未闻的生活方式,他开始对国外心生向往,如果自己也能出国就好了。毕业以后老师主动提出让他留校任教,可是却被胡士泰拒绝,他的野心驱使着他要做出一番更大的事业。
胡士泰硕士毕业之后,就想下海经商,可是父母不同意他的想法,他们觉得儿子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可以留校,父母的想法胡士泰并不认同,可是他也不想让父母失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进入中信集团工作。
胡士泰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胡士泰总是能做到最好,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在中信集团工作期间也不例外,每天重复着固定的工作,过着千篇一律的日子,渐渐地带他失去了工作的兴趣,他心中一直有到国外去看看的想法,而此时这个想法更加强烈了。
中信集团很支持他出国留学的想法,并且对胡士泰寄予厚望,希望这么优秀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将所学回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1986年胡士泰终于得到了公费留学的资格。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