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似乎是不分彼此的存在。从语言文化到人种,两国高度统一,边境也不设防,因此人们时常戏称加拿大是美国的一个州。不过,这只是大众的一种调侃。实际上,加拿大一直强调自己有法语人群,并且是英联邦成员,以此来和美国区分开来。
说起来,加拿大独立的时间确实不长,在20世纪初才被英国“放生”。独立后的加拿大政府一直是半自主权国家,直到80年代才获得立法权。
有意思的是,尽管加拿大政府力量薄弱,但该国却盛产政治精英。其国父约翰·麦克唐纳、连任21年总理的麦肯齐·金,以及冷战时被美国称为“猛犬”的皮埃尔·特鲁多,都在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印记。
其中皮埃尔总理的儿子,就是现在的加拿大总理“小特鲁多”。

小特鲁多以英俊的外貌而闻名世界,当年被女性选民狂热追捧,常年在“最性感政客”的榜单上排名前三。但他的执政生涯却缺乏亮点,还被美国掣肘,不能和自己的父亲相比。
老特鲁多的故事,才是加拿大最传奇的存在。他在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当总理,当时正值冷战的高潮。
在东西方阵营对峙里,老特鲁多带着加拿大政府搞平衡外交,既和西方保持联系,也跟古巴领导人格瓦拉交朋友,还和中国交流密切,自称是毛主席的粉丝。
由于特鲁多的多边外交政策,他和美国政府的关系也很紧张,双方曾隔空对骂,
特鲁多甚至曾直言“五角大楼里坐着的都是小人”。
那么,老特鲁多有怎样的故事?如此个性的他,为什么还能在美国眼皮子底下执政十几年呢?现在网上疯传小特鲁多是卡斯特罗的儿子,这背后有什么证据?

【一】老特鲁多:我为我的青年感到骄傲
众所周知,加拿大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属于英联邦,但其实在17世纪时,这里属于法国。
法国是北美最早的主人之一,加拿大的魁北克、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都曾是法国的土地。
其中,法国魁北克移民是加拿大的重要力量,甚至在上世纪曾闹过独立,和英国的北爱尔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类似。
加拿大史上著名的老特鲁多,就是魁北克地区的法国移民后裔,他的名字极长,所以简化为好记的皮埃尔·特鲁多。

特鲁多家族是魁北克有记载的最早的移民家族,17世纪中叶,他们家的祖先“木扎埃尔·唐”就从法国移民来到加拿大魁北克地区。
经过100多年奋斗,到20世纪初,特鲁多家族已经枝繁叶茂。
1919年,皮埃尔·特鲁多就出生在魁北克,当时特鲁多家族已经富裕,他的父亲希尔是名律师,而且自己做生意,积累了万贯家财。他母亲是个苏格兰女人,对宗教非常虔诚。
儿时的特鲁多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因为父亲希尔的麾下有煤矿、油田、俱乐部等等产业,是魁北克数一数二的富豪。
但希尔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他把特鲁多送去天主教学校上学,这里戒律很严,最终塑造了特鲁多自律、要强的性格。
中学时代,特鲁多在魁北克地区的法语贵族学校上学,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三观。
当时加拿大是英国殖民地,法国人感觉自己是二等公民,所以魁北克的立场非常“右”,比较排外。魁北克的法国人认为他们应该是“国中国”,所以他们长期和政府对着干。
沉浸在这种环境,让特鲁多早年变成一个激进的“大魁北克主义者”
,甚至有点种族主义,以至于他对欧洲的排犹运动、美国和加拿大的排日有色人种运动都有支持。
在1942年,因为加拿大加入二战,陆军扩招,特鲁多参军了。但他拒绝出国服役,因为魁北克人普遍认为这场战争不属于自己。
此时,魁北克人的祖国——法国已经投降了,在他们眼里,二战变成了“列强狗咬狗”。因此,特鲁多甚至支持一些反战的议员选举,最后这导致他被军队开除。
特鲁多只好继续学业,他考上了蒙特利尔大学,后来转学到了哈佛。
尽管特鲁多很不适应美国这个英语社会,好在哈佛的含金量很高,特鲁多在这里受益匪浅。

当时的哈佛云集了全球的精英,特鲁多学习政治经济学,了解了欧亚流行的几种思想,包括法西斯主义、中立主义、共产主义等等,这让特鲁多感觉如获新生。
特鲁多这才明白,自己的家乡魁北克就像个信息闭塞、内部流血的村落,对这个花花世界完全没有了解。
不久后,特鲁多就抛弃了自己以前的偏见,他深刻认识到二战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这场战争对自己的精神家园——欧洲的巨大破坏。

在哈佛毕业后,特鲁多又去了“祖国”法国留学,在巴黎读了几年书。从巴黎政治学院毕业后,他继续前往英国留学,然后用大英帝国的护照游历欧亚,转遍了欧亚多个国家。
在1948年,特鲁多还来到中国,在上海玩了一段时间,见识了中国江南的美丽。
开了眼界之后,特鲁多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带着家乡魁北克甚至带着加拿大“跑步跟上现代社会”。
当时,魁北克还在闹民族主义,要把魁北克建设成纯净的法国人地区,而在见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后,特鲁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二】冷战高潮期,老特鲁多是弄潮儿
特鲁多回到家乡时是1949年,他立刻加入到魁北克的工人运动中去,带着底层移民和工人、农民反抗有历史悠久的白人资本家省政府。
当时,特鲁多自称是个“左派”,很快在魁北克地区“声名鹊起”,当地政府将他列为危险分子,不让他在当地工作。
由于没有立足之地,特鲁多只好去首都渥太华找工作。但很快在50年代初,他就在渥太华混出了名堂,和一些左派政党混得很好,在出名后甚至回到家乡蒙特利尔办政治杂志。
特鲁多随后加入联邦自由党,并于1965年成为加拿大议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尹亮, “中国好人”尹亮:以生命守护石油的忠诚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