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十余年转瞬即逝。但对于许多河源人而言,东源县船塘镇李田村那个坚毅无畏的少年罗文英(昵称“阿英”),想必依旧印象深刻。当年的阿英,先天性失去双臂,且左臂比右臂短,是个身患残疾的少年。然而,他身残志坚,勇敢顽强,刻苦向上,对生命说“不”的事迹和精神,曾让他成为2002年全省各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人物。
在如今倡导正能量与励志精神的时代,阿英的故事更具感染力。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激励无数人的精神灯塔。随着社会对残疾人关怀的不断加强,阿英的故事也有了新的意义。
如今10多年过去了,阿英过得怎样?阿英介绍,当年,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他先后读完小学、初中、职校。职校毕业后,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但他始终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目前,通过不懈努力,阿英已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高级总监,并且拥有了美满的婚姻和家庭。
事件回放:天生四肢不健全,发愤学习
阿英非常不幸,一出生便没有健全的四肢,但是他从小就非常坚强,不但学会了走路,还学会了使用5个左脚趾灵活地穿衣、吃饭。10岁那年,阿英嚷着要读书,后来离家1公里的育新小学接收了阿英。
为了让阿英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一张带靠背的、两张课桌长的小木板放在教室第一排,那是学校特意为阿英设计的特殊课桌。阿英也很争气,很快学会了用左脚趾翻书、写字,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在班上学习成绩排在中上游。

当时,为了让阿英平安上学,船塘镇政府还专门为阿英填平了上学路上的坑坑洼洼,修建了从阿英家到学校的1公里长的水泥路;社会各界人士得知阿英的事迹后,也纷纷为他捐款。

为了记录阿英的成长故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儿童教育基金会、中国儿童组织国际部、广东电视台还曾联合拍摄了一部关于他成长经历的纪录片《阿英的故事》。很多“80后”的河源人在读小学时,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过这部纪录片。网友“黄焯莹姐姐”向记者表示,自己当年在源城区下城小学读书时曾看过这部《纪录片》,如今10多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在船塘镇完成小学、初中学习后,阿英进入东源一家职校学习了2年技术。
人生转折:四处碰壁找不到工作,坚持不懈成为高级总监
2005年,阿英从职校毕业,不想成为家人的累赘,他想办法外出找工作。但是,身体残疾的他,怎么也找不到一份能养活他的工作。
在外面闯荡两年没有找到工作后,2007年,阿英想再次回到河源重新学习电脑技术。回到河源的他,因一次偶然机会遇到了一个做销售的同学,这个同学介绍他进入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从此,阿英成为一名业务员。
由于家人都在乡下,阿英要独自在市区生活,他尝试学习做饭做菜。其间,他曾多次把饭菜烧焦,多次把脚烫伤,多次打翻酱油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坚持,阿英终于学会了自己做饭做菜,学会了照顾自己。
为了做好销售工作,阿英不知道克服了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和困难,出门坐不到车,常常一个人来回要走几个小时去上级业务指导那里学习,多少次在路边跟别人介绍业务,别人像怪物一样看着阿英……
如今,阿英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自己的事业也终于有了一定的规模,他已经成为当初加盟公司的高级总监。
幸福生活:娶妻生子,想通过自身经历激励他人
如今,事业有成的阿英组建了自己的美满家庭,他的妻子是一位漂亮健康的湖南姑娘。还生了一儿一女。

2012年,阿英还曾代表广东在英国伦敦世界残奥会闭幕式上做演讲。阿英说: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界上所有不幸的人,只要相信自己,不轻易向命运屈服,就一定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说起今后的打算,阿英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演讲,帮助更多的人找到生活的快乐和改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