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美国前财政部长表示,加息可能会继续,为何加息导致美国国内矛盾重重,美国还是一意孤行。 或许真正的冲击才刚刚开始,今年上半年或许能见分晓,一旦金融战失败,美国很可能会铤而走险,我们也得做好面对美国的牌局风险。
中美资产表现迥异
美国作为资本的兴盛之地,金融战也是其特长,美国长期战略是遏制中国的崛起,始终压制中国在美国的屋檐下做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直接“热战”,该用的所有组合,美国基本上已经用完了。
结果大家也已经看到了,最糟也不过如此。
说白了,就是美国股市涨了而且还在不断创出新高,而中国股市跌了;
金融地产方面,房价依旧处在缓慢下跌的状态。
实体经济方面,增速下来了,形势严峻,CPI负增长。
有些人觉得通过这些现象,就可以做出中美金融战,中国已经输了的结论。
但实际上,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美国发起金融战的关键武器,就是加息。
2022年2月开始,美国进入了加息周期,到如今,已经整整两年了,我们知道美联储历年以来的平均加息周期,也就18个月。
按照鲍威尔等人的表态推测,美联储将降息明牌到了6月以后,那么意味着这一周期将继续拉长。
2月18日,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近期的一系列通胀信号意味着美国的加息周期可能并未结束,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可能并非降息,反而可能是加息。
由于美联储的超长期加息,全球经济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退。
不仅是美国国内,欧洲多国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按理来说,加息力度如此之大,时间持续之久已经打破记录。
况且美国除了股市之外,债市和楼市都遇到了重大的危机。
比如去年美联储亏损多达1100多亿美元,这可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债也出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
再比如,以美国纽约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众多地产贷款占比较大的银行,股价出现了连续大跌,纽约社区银行跌幅超过70%。
原因就是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造成这些的直接原因就是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
现在美国几乎打完了除“热战”所有的牌,加息周期也已经接近美国经济自身能承受的极限,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不过如此。
美国加息强硬之末?
也就是说,美国不断的通过金融和经济手段冲击我国,结果也不过如此,而且现在我们的股市也已经企稳。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才仅仅开始而已。
因为美国的金融战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
所以接下来,美国极有可能放手一弈,借着通胀的借口,进一步地维持高利率,甚至有可能把终端利率提升到7%。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先例,之前,美国的利率曾经来到20%的高位。
不过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中国的出现让美国首尾难顾,加息也已经波及到美国本身,投鼠忌器,美国只能硬着头皮上。
但是这样真的就能收割到中国吗?
我看未必,还是刚才那句话,也不过如此。
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是绝对坚挺的,看看过年的电影票房,各大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你就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悲观。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美国加息引发的美元荒,资金的外流并不是因为国内的经济,而是美元的加息。
但是加息对美国来说,也只是饮鸩止渴,毕竟现在美国的经济已经遭到了加息的反噬。
除了流入美国股市,催生巨大泡沫之外,没有任何益处。
世人妄言,银行中金财宝藏积如山。
然而,人们常常疑惑:为何财富无法顺畅流出,实现其价值增值呢?
答案并不复杂。
经济衰退,货币贬值,缺乏稳定的投资环境,这些因素均引发了人们不愿贷款和倾向于囤积宝贵资金的现象。
然而,存疑又会催生新疑问:在经济基础稳固,行业前景光明的大前提下,为何依然存在经济衰退与货币贬值问题呢?
美联储令人瞠目的加息政策。
如今,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经达到了5.5%,而中国国内的存款利率仍维持在2%左右。这无疑驱使大量的资金流向美国,造成货币价值降低,对中国市场形成压力。
例如,假如您计划开设一家制造企业并寻求融资支持,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利率水平,银行可能提供仅为3%的贷款利率,而投资方则有望给出更高的利率。
可是,就在此时,美国方面的声音响起,他们问您:“为何如此轻易地将财富交予他人,为何不考虑将资金投入我们的市场,享受高达5.5%的存款回报,同时参与风险投资,获取更高的收益呢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