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夫
陈立夫
四大家族中,孔和宋均是蒋的亲戚,在蒋发达后,跟着沾光也是必然的。但是陈家和蒋并无亲戚关系,怎么也能沾光呢?陈家的代表人物是二陈,即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俩,不过陈家的发迹史,要从他们的上一辈说起。二陈的父母亲是陈其业,二哥是陈其美,三弟是陈其采。咱们暂且不聊二陈的父母亲,只说一说二陈的这两个叔叔。
陈其美15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选择辍学打工混社会,赚钱供大哥和三弟读书,这一混就是12年,三弟陈其采在他的资助下去了日本留学。
1906年,三弟陈其采回国,反过来资助29岁的陈其美去日本留学。陈其美到日本后,结识了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又认识了蒋介石,并结拜为异姓兄弟,顺手把蒋介石也介绍进了同盟会。这时的陈其美已经在同盟会中崭露头角,但真正成长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是在两年后。
1908年,陈其美回国,在上海加入青帮,成为青帮大佬,并借此身份大力发展同盟会,使同盟会在国内的势力不断壮大,为孙中山回国发展做好了准备。当然,这时的陈其美也没忘了结拜兄弟蒋介石,他不断提升蒋介石在同盟会的地位,帮助蒋介石走上政治舞台。之后的武昌起义、二次北伐,蒋介石跟着陈其美一路征战,用今天的话说,陈其美是蒋介石的“贵人”,一直在提携和帮助蒋介石。不过,陈其美没有想到,在后来的数十年中,蒋介石反倒成了陈家的贵人,他给自己的两个侄子以及陈家带来了无限的风光和荣耀。
可是,陈其美大力帮助孙中山,却得罪了袁世凯。1916年5月,陈其美被袁世凯的刺客刺杀于上海,蒋介石得知这个噩耗后,痛不欲生。
下面说说二陈的三弟陈其采,此人能力不在二哥陈其美之下。
陈其采比陈其美小两岁,比蒋介石小11岁,生于1880年,他从日本留学后回到上海,任上海新军统领,并救了青帮大佬范高头的徒弟戴德宝一命,赢得了青帮的尊重,后来,青帮大力支持同盟会,都是陈其美从中斡旋。1924年,蒋介石请陈其采参与筹建黄埔军校,陈其采负责为黄埔军校和北伐筹集费用,筹到了很大一笔钱,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上。国民革命军北伐之所以能够顺利成功,背后就有陈其采很大的功劳。
可见,无论是陈其美还是陈其采,都对蒋介石有提携之恩,后来蒋介石全力提携他们的侄子陈果夫和陈立夫,也就合乎情理了。知道了二陈和蒋介石的关系,就更加理解此后二陈的发展轨迹了。
下面就进入正题,说一说二陈怎么发展成为四大家族的,不光靠关系,还要靠实力。
1918年,多年未见的蒋介石来到上海找到金融从业者陈果夫,让他筹备成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借此筹集资金,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把刚满10岁的蒋经国托付给了陈果夫照料,可见蒋介石这时已经把陈果夫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1923年,蒋介石在广州筹备成立黄埔军校,得力干将陈果夫自然成了筹备委员会的一员。有时,陈果夫负责财务工作,从上海源源不断的筹集资金;有时,陈果夫化身后勤,购买校服、被服、洗涤用品;有时,陈果夫负责购买军火,给黄埔军校提供真家伙训练;有时,陈果夫又负责招生办,前后招募了5000多学员。可以说,陈果夫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进一步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
哥哥陈果夫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弟弟陈立夫正在美国上大学,学的是工科,采矿专业。1925年9月,弟弟陈立夫回国,进了企业,当起了工程师。但是命运注定,陈立夫不可能当一辈子工程师。就算他想干,他的哥哥也不同意。
1925年底,广东国民政府在全国招募人才,得到内幕消息的陈果夫马上找到蒋介石,大力夸赞自己的弟弟陈立夫,蒋介石听后,爽快的说看在陈果夫的面子上,本身陈立夫也是有才之人,当然要纳入自己的麾下,于是亲自给陈立夫打电话,邀请他到广东任职。可是此时陈立夫刚入职采矿场,还没过试用期,还不想离职呢,于是就婉拒了蒋介石。蒋介石也不死心,过了一段时间又给陈立夫打电话:“你就不是当工程师的料,你全家都是干革命的,你也不例外?”陈立夫听后,毅然来到黄埔军校,当上了蒋介石的贴身秘书,成为了蒋介石最亲近的人,在黄埔军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样,陈果夫和陈立夫两兄弟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帮助蒋介石办了不少事,真正让陈氏兄弟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
1926年,陈氏兄弟帮助蒋介石向独裁者又迈进了一步。
在1926年,国民政府,汪精卫生管行政,蒋介石主管军事,表面上两人亲密合作,暗地里都想弄死对方,取得党政军大权。尤其是蒋介石,虽然掌握着军队,但是还得听命于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实在是不甘心。于是,一场阴谋,在蒋介石和陈氏兄弟的策划下悄然展开。
蒋介石先从铲除汪精卫的得力干将开始。1926年初,国民党二届全会召开之前,汪精卫想拉拢王懋功参加竞选委员,这样就能分散蒋介石的权力。因为这个意图暴露的太早,很快蒋介石就采取了措施,蒋介石找到汪精卫,“诚恳”的说道:“你看,王懋功是个军人,手里还有点军权,要是他参加竞选,那么到时候他的权力就太大了,还是别让他竞选了,到时候参与参与做个样子就行了,当然,我也是军人,为了表明我的诚心,我也参与一下,不当真。”汪精卫一听蒋介石不参加竞选,心里非常高兴,结果就大意了,没有帮王懋功拉选票。蒋介石当然不会信守承诺,回到家里就开始四处找人,结果在竞选中票数一马当先,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懋功却真的只参与了一下,名落孙山。
当然,蒋介石也不会给王懋功反击的机会,经过策划多时,蒋介石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解除了王懋功的军权,并把他驱逐出境,紧接着就派亲信刘峙接管了王懋功的军队,这下彻底铲除了汪精卫的左膀右臂。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中山舰”事件了。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在1922年第二次护法战争中,军阀陈炯明叛变,因孙中山上舰避难而改名为“中山舰”。1926年,汪精卫表面上还是属于国民党左派,属于亲俄、亲共的,而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都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共产党员李之龙当时任国民政府海军处长代理处长兼中山舰舰长,掌握一定军权。
1926年3月18日晚,李之龙接到通知,调中山舰开往黄埔江待命。到达后,李之龙打电话询问黄埔军校教育长,共产党员邓演达有什么任务,邓演达表示没听说有任务。李之龙听后大惊失色,立即打电话给蒋介石,蒋介石说没下过调动军舰的命令。李之龙急忙掉头开船返回广州。但是为时已晚,蒋介石以此大做文章,宣称李之龙私自指挥军舰想暴动。之后,抓捕了李之龙。
蒋介石就有这种狠辣手段,一步步实施着他的独裁阴谋。
等到汪精卫有所觉察的时候,为时已晚。一天,汪精卫召集官员说道:“蒋介石现在工作不汇报,行动不听指挥,随意革除职务,解除将领军权,这是要造反吗?还当我是国民政府主席吗?还把我这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放在眼里吗?来人,给我把蒋介石抓来,我要亲自审问他。”可是,众官员纹丝未动,无人应答,无人听从汪精卫的命令,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汪精卫这才知道,汪精卫身为国民党一把手,已经被蒋介石架空了。大势已去,汪精卫自觉暂时退出政治角逐。几个月后,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大权在握
在这个过程中,陈氏兄弟立下大功,尤其是策划实施了“中山舰”事件,深得蒋介石的赏识。1927年,这兄弟俩策划了震惊中外的“4.12”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被大肆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这兄弟俩对待共产党人如狼似虎,对待蒋介石却毕恭毕敬,亲切的称蒋为“蒋三哥”,对待这么两个能干又忠心的侄子,当然得给予高官厚禄。弟弟陈立夫就被提拔为总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科长兼机要室主任,哥哥被提拔为组织部部长,全权负责党务整理、人事督察等重要工作。
兄弟俩得了好处,自然要为蒋介石继续卖命。
蒋介石春风得意了没几天,到了1927年8月中旬,就被李宗仁、冯玉祥、汪精卫联手挤到,逼得蒋介石宣布下野,回老家避风去。
可是,陈氏兄弟却没有离职回家,他们要为蒋介石重夺权力积蓄力量做准备。
蒋介石下野三个月后,陈氏兄弟成立“中央俱乐部”,把拥蒋、护蒋、支持蒋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