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两段对话如璀璨星辰,闪耀着中国坚定捍卫主权的光辉。1982年,在中国南海福建部,一位中国老人以坚定且不容置疑的口吻,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道:“中国的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彰显出中国对主权的坚守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
1997年,另一位年轻的中国军人,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对英军代表说:“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是新时代中国的最强音,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
跨越十几年的两次对话,却让无数中国人激动不已、倍感振奋!
老人便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与撒切尔夫人一番坚定的谈判,让这位“政坛铁娘子”铩羽而归,也让香港重回中国的怀抱。
那位年轻的中国军人,则是香港回归的时候,负责与英国军队进行防务交接的驻港部队代表龚善爱。
因为那句简短有力的话而受到大家关注的龚善爱,在洗去一身铅华之后,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误打误撞被选中
时隔多年,龚善爱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被万众瞩目的十分钟。
1964年出生的龚善爱和乡人是同乡,作为生在红旗下的新一代,他不到20岁就参军入伍,并且因为觉悟高,1986年就入了党。
龚善爱服役的部队隶属于广州军区,因为他是1米87的大个子,军事素质好人也帅气,1984年广州军区举行庆祝建国35周年的阅兵活动时,他被选为掌旗兵,随后又考入军校学习。
从军校毕业后,龚善爱被分配到广州军区担任警卫排长,1993年组建驻香港部队时,他又被选入驻港部队担任司令部军务参谋。
1997年,香港回归在即,各项准备工作也进入倒计时,龚善爱的工作也比平常忙碌了许多。
那年5月的一天,龚善爱像往常一样去首长办公室送文件,到了之后却看见里面在开会,他本来想回避,却被随后过来的政委拉了进去。
进去之后首长也没多说,就让他念了一句话,念完之后首长不太满意,让他提高嗓门又念了一遍。
龚善爱也没有多想,照着首长的提示又念了一遍,念完之后,首长满意地对办公室其他人说:“就是他!”
满头雾水的龚善爱送了文件就出去了,事后他才知道,首长是在为中英防务交接挑选我方的指挥官,他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被选定了。
那时候龚善爱30出头,身材高大威武又声如洪钟,而且双目炯炯有神,只是简单地说了几个字,就把中国军人那种威武不凡的气势展现了出来,所以才被当场定了下来。
为了在防务交接仪式上喊出中国扬眉吐气的威风,龚善爱喊出的那句经典的话,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刘存智中将亲自拟定的。
香港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被清政府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所以到1997年,英国政府也应该向我国归还香港。
但是占据香港已久的英国政府自然不甘心放弃,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就香港问题与小平同志进行会谈。
会谈中,撒切尔夫人提出了可以将香港归还给中国政府,但是英国要保留对香港的统治权。
这个条件我方自然不会答应,小平同志郑重地回复撒切尔夫人:“主权问题没得谈!”
面对撒切尔夫人强硬的态度,小平同志补充道:“中国穷是穷,但打起仗来却是不怕死的!”
小平同志的坚定立场和强硬的态度,让这位“政坛铁娘子”也怕了三分,走出中南海之后,“铁娘子”就不慎摔倒在地。
此后中英双方经过22轮谈判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开始,香港的主权和治权交回中国,中国将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
从谈判收回香港的过程就可以看到,英国人对于归还香港是有多么的不甘心,所以在双方的交接仪式上,我方一方面要保证交接仪式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要在交接仪式上,展现中国的风采。
现场见证港澳回归
1997年6月30日晚23:50,按照之前演练的程序,龚善爱带队来到英国驻港的防务部队军营,开始与英军交接防务。
23:58分,在聚光灯和众人的围观之下,龚善爱对英军代表埃利斯喊出了那句后来成为经典的话:
埃利斯中校,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交接之后,英国军队也在7月1日零时之前撤出军营,代表英国政府的“威尔士亲王军营”,从此改称中环军营,成为中国驻港部队的总部所在地。
整个交接仪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是龚善爱和入港的官兵,却顶着广东的高温训练了几个月。
从5月初接到任务之后,龚善爱他们就在营区内找了块空地,按照交接仪式的大小画了一个训练场。
根据和英方商定的程序,整个交接仪式是我方18人的卫队入场之后,我方哨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门口两侧就位,和对方哨兵站在一处等待对方下岗,最后才是龚善爱和英方的指挥官埃利斯中校交接。
整个交接仪式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是为了这十分钟,从5月初到6月底,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龚善爱他们顶着广东的炎热天气,一遍又一遍的训练。
对龚善爱的要求除了展现中国军人的风采之外,还要求他在与埃利斯问答的瞬间,要做到张嘴就来,不能有任何迟疑和停顿。
而且当初交接时龚善爱说的那句话,前后修改了3次才定稿,他好不容易将之前的内容记熟了,不久之后又得完全忘记前稿,改为背诵另一段内容。
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龚善爱不仅自己整天在屋里念那几句话,回家之后,还经常叫家里人和他对练。
除了熟记内容,龚善爱自己也在思索,该以什么样的语气和状态说出那些话,该在哪里停顿才能让那些话变得铿锵有力。
为了展现中国军人的威武,他还一遍又一遍地训练自己说话时的眼神。
在交接仪式开始之前,我方还与英方进行了多次演练,因为语言不通,龚善爱和英方商定,通过一些小细节,向对方提示下一步动作。
6月30日,驻港部队冒着大雨进驻香港,当晚,换上全新军装的18名海陆空卫士,在龚善爱的带领下到达英方驻港的威尔士亲王军营外等待交接。
等到龚善爱与埃利斯中校交接的时刻,除了那句铿锵有力的话,他坚定的目光也是大家聚焦的焦点。
当中国国旗在威尔士亲王军营外升旗的那一刻,现场传来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与英军交接的那十分钟,也成了龚善爱一生难忘的回忆。
因为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的优异表现,1999澳门回归时,龚善爱又被调入驻澳门部队筹备组,参与部队进驻澳门的工作,同时他还是升旗仪式的组织者。
能亲身参与香港、澳门的回归工作,亲眼见证这些历史时刻,对于龚善爱来讲,这都是他人生中的幸事。
脱下军装初心不变
经历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之后,2006年,41岁的龚善爱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转业成了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刚刚转业的时候,龚善爱心里面不是没有落差的。
在部队里,他是团级干部,又因为参与过两次回归,是大家眼里的“明星”,但是到了地方上,他还得从基层做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