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近代机制银币的铸造过程中,正式开铸之前,通常会以红铜(质地较软)为材质试样,称为银币铜样。而铜样通常又有两种,一是试机冲压所出铜样;二是精铸铜样(即与银币大小和成品完全一样,只是材质和重量不同)。前者铜样相对于精制较粗一点,直径较正式银币稍大约1毫米。关于这些特征,本人在前几年的银币铜样藏品以及文章都有提及,也有精制铜样展评,此不赘述了。
时至如今,再行清点账号中所藏,还有早年获藏的另一品相极为罕见的,民国元年四川银币圆银币铜样,未曾相公开展。是故,今日付费,特将其账号中挑选出列,拍照相其相,并缀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藏好。
首识书相。
一眼可识,本品文字和书相内容和位置等,与开头之描述一致,在此便不再重复了。可见其字隶书书写中规中矩,笔画遒劲,布局协调,无异无讹。一言以蔽之,本品书相和纹相之特征与银币完全一致,确为同模所出而毫无疑义。鉴此,无需再说,品文识书,此门得开,没有二话。
次观铸相。
翻转可识,本品铸造精整,一眼可识确机制之品。其直径约为40.05毫米,重约26.42克,可见其直径稍大于银币成品的39毫米,重量则与银币相当。为何如此,不难解释,一是直径大一毫米,且厚度较之银币更厚实,是故,其重量较之精制铜样便多了约6克左右(参见2012年12月29日本人民潭博客所展示的潭祺纪年精制银币铜样一文)。因此,此枚银币铜样,当为初试机之铜样。续可见,其字面冲击力适度,恰到好处,文字纹珠圈极为清晰,圈齿和边齿排列规整整齐,力道恰到好处,十分的标准,币面亦是十分的平整。如此这般,观铸识体,无需再说,本铜样确当时官局机器所出,毫无疑义,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观包相。
不难看出,本品确为鲜明的红铜材质,此也是银币铜样之必须(因红铜质软,便于冲压成型之故)。复读其质地,其铜色彰显熟旧之感,又可见其包浆老道而滋润,光线下略显五彩,深浅相间,分布极为自然。其表面有锈蚀痕迹,十分自然,如此包浆皮壳足证其百年之龄,真真切切。鉴此,无需细表,辨包识浆,一言以蔽之,以本品之包浆质地言,实乃一脉自然天成之相是然,无异无讹,新伪盖不可得,其门敞开,自然当不在话下。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中华民国元年军政府造四川银币汉字圆铜样”,三相一材,诸多特征,确可开门见山,毫无置疑。直至如今,仅以之眼界耳域所及,此铜样尚未见有公展,广为检索,真伪确未见现,有关网站评伪亦未见其仿铸,是故,虽不敢轻率断言其为孤品仅见,然亦是极其罕见之品,绝非虚言。其存世对于研究民国机制币铸造极有意义和价值,当然,它的收藏价值就更大了,即非其银币所能比拟,也可以说其价值高出银币本身数倍或十倍以上,实在是值得倍加珍视。
原创图文,剽窃必究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