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网站上,有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何有些人会觉得福建落后呢?众多网友纷纷展开了分析,其观点丰富多样。然而,大多数人仅仅从经济视角进行剖析。在我看来,很多人认为福建落后,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原因,或许并非是因为福建穷、经济差,而是一种刻板印象——“土”?
在部分人的心目中,或许福建:放到解放前,就是个土财主;现在,就是个暴发户。总之,没啥文化。
福建形象落后,个人浅罗列两点:第一 沿海几省市,经济上排名靠后为次要,形象上对比,吃亏了。
如果要用一个四字成语去描述你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这几个地方的印象,你能想到什么词?山东:孔孟故里,礼仪之邦......
江苏:六朝古都,千年水韵......
浙江:鱼米之乡,西子湖韵......
上海:十里洋场,国际都市......
广东:改革先锋,科技创新,食在广东......
福建:???????真爱“搓搓”?
沿海六省市,福建的形象大概率就像家族里面兄弟特别多,他就是那个成绩不好,长得不帅,不是哪家长子......总之,优点上平平无奇。
论大众传播较高的知名品牌形象:
山东:海尔,青岛,海信,张裕
江苏:苏宁易购,远大,新科,博世登,海澜之家,洋河
浙江:阿里,农夫,哇哈哈,雅戈尔,苏泊尔,奥康,方太
上海:老凤祥,恒隆,大白兔,回力,上汽,百雀羚,六神
广东:腾讯,华为,格力,顺峰,万科,美的
福建:恒安,柒牌,安踏,九牧,银鹭,星尔克,特步,匹克
综合的品牌的形象,会影响部分群体对于省市的印象,福建这边不弱,但和其他几个比,没赢。
说实话,这几个老被放在一起比,其实福建有点委屈,因为虽然都靠海,但是只有福建对面是台湾。但是,因为都靠海,大众认为相对而言都吃了很多改革红利的份,所以总得拉一起比,这一比,嘿,福建可就不落后了的。
第二 福建人由于底子薄的原因,人生只有“生计”没有“诗和远方”
在分析福建经济的时候,很多人忽略一点,福建经济强大概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转折点是:我们福建可以好好修路了,高速,动车都动起来了。
原来福建可穷了。
大家先看看这张图,
福建的八山一水一分田,这种感觉大概只有福建的老表江西,还有重庆,以及四川的成都平原以外的周边区域,还有云南,贵州的朋友深有体会。
这样的地方要发展,可太难了。
重点是,按省的区域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一分田,大部分都在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这四个平原加起来有多大?489+464+345+566=1864平方公里,福建省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比约1%。
全国平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福建大的四个平原,合起来不到2000平方公里,而广东的珠三角平原,面积1.1万平方公里。
要不福建沿着武平,三明,龙岩为什么有很多革命老区:山多,人穷,日子过得苦,又适合打游击,所以红军才快速的从江西往福建这边发展起来。
再看看这张图
截止2021年,我们翻了735倍,现在全国排名第七,人均第四;
倍数高,当然说明进步了,但是说明福建原来有多穷,
1978年,我们福建全省份GDP排名23(如果对于排名23是什么概念不了解,继续往下看),人均是第24,
再来看看这张图,这个是1952年到2021年,福建省GDP占全国比重的走势图,福建人民用了大概70年的时间,比重从约1.8%上升到了4.37%。
1952年,那一年,全国GDP 679亿元,福建12.73亿元,排名福建22,内蒙23,云南24,贵州25,新疆26,北京27,宁夏28,青海29,西藏30。人口1270万。
从这个占比百分比曲线可以看到,从1952到1978,占比只有小幅波动,从排名看,福建省的GDP排名都
在全国第22名滑到了23名,
1978年以后,福建快速增长,大概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到2005第二阶段:2005到至今
我是80后,福建山区长大的,外省人可能很难理解福建民营的的爆发力,很难理解福建人,为什么喜欢《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不是闽南人喜欢,福建人要想做点事,都会喜欢这首歌。
为什么78年以前,福建发展特别缓慢?我个人觉得,
靠海的吃不了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靠山的本来日子就难过,还得分一部分资源给海这边过来的朋友,福建山区很多地市当年都有政策安置了一部分沿海的渔民
。同时基础建设投入的薄弱也是,
当年发展缓慢的原因--交通很不方便。福州来厦门的的铁路,要绕大半个福建省。
78年以后,民营经济起来了,特别是沿海地区慢慢开始发展起来了。本人不是做企业调研,只能说下自己工作生活交流得来的一个体会,也许大家能从这些故事里面感受到,
为什么:福建人信奉爱拼才会赢。
福建人偷渡去海外的新闻,很多人都看过,也有不少新闻报道偷渡惨剧而死的,一死就好多人。还有福建在日本,美国,欧洲的各种暴力组织群体,什么长乐的,福清的等等。偷渡不是一两个,有些地方是几乎全村人往外跑,作为这些新闻,故事,与切实的交流体会还是有差距的。
曾经和当地的人交流聊过一些当年偷渡的人的心态,
体会就是两个字:义气!!!
什么叫义气,就是偷渡的时候,全家,就是夫妻和年轻的子女都一起走。为什么不留下来年轻的子女?双亲走了,如果偷渡失败,就是死,还不了偷渡借的钱,孩子留下来也是苦命孩子。
不如,一起走,一起死或一起活!
不是因为想赢才爱拼,是你不拼就没有出路,拼了才可能赢!
所以福建人爱抱团,爱搓搓,讲究宗族关系,重视婚姻关系等等,是
一种生存的需要与智慧。
这些很多东西看起来就显得太现实,比如
讲究面子,讲究排场,喜好谈论金钱,显摆认识哪些人物,在宗教仪式上投入大受群众广,等等,这些在现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一点都不“诗和远方”
,都太土,太落后了,但是折射的是我们福建人曾经生存的艰难。
在2005年前后,福建人民的经济发展真的依靠民间的力量很多,民营企业,华福,还有那些偷渡去过去打拼的......因为政策方面的投入一直比较保守。
2005年前后,福建的发展进入一个不一样的阶段,高速公路,高铁,新的政策扶持等等,经济发展更加全面,健康,稳健。
但是到现在也大概20年的时间。
福建不是没有文化底蕴,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补功课,还要上新课,而过去落后的交通条件,也限制了我们福建省内各地的相互交流与促进发展。再
给我们福建一些时间,给更加充满活力的00后一些时间,我想,福建会给大家一个更加美好的形象,请那些觉得福建落后的朋友,多些耐心,更希望你们能多给些支持与鼓励!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