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有一处神秘而迷人的地方——敖包特古图沙湖。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于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南岸。“敖包特古图”在蒙古语里,寓意着有鹭的地方。这片古老的沙湖,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蕴藏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距今7000年的兴隆洼文化、5000年的红山文化、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等众多遗址,都静静地沉睡在茫茫沙海之中,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金戈铁马、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敖包特古图沙湖围绕打造“全时全域旅游地”这一目标,不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与特色旅游、民俗、文化活动深度融合。启动全域文化旅游建设工程,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努力将沙湖那达慕打造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四大那达慕”之一的盛会。在沙湖那达慕众多具有蒙古特色的竞技和表演项目中,我最喜爱拍摄的当属蒙古式摔跤。
在沙湖那达慕众多具有蒙古特色的竞技和表演项目中,我最喜爱拍摄的当属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入场 白斯楞 摄
蒙古式摔跤又称作“博克”,蒙语为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在历史上的记载始见于13世纪。它是“蒙古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庆典包,还是开那达慕,蒙古式摔跤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主项。2006年,蒙古式摔跤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跤定胜负 白斯楞 摄
蒙古式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式摔跤大体分绊、缠、挑、勾、拉等30余种、300多个动作。摔跤人数是8、16、32、64、128、256等偶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报名不分民族、地区,不限体重。安排对手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员负责,不征求摔跤手的意见。比赛实行单淘汰制,即每轮淘汰半数。比赛开始,摔跤的双方相互致意和向观众敬礼后开始较量。顷刻间,两位选手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肩背相击。摔跤以巧取胜,一上来就相互抓握,一跤定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但不能抱腿,不准反关节动作、踢场子。
要拍好蒙古式摔跤,摄影人首先需要提前了解摔跤的主要技巧,并提前观看摔跤视频,或者参阅其他优秀作品,以了解拍摄的关键环节。其次,相机最好保持高速快门,以清晰定格每一个瞬间。除了比赛本身,赛前和赛后依然有不少值得拍摄的亮点。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