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11月22日,2023年度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此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现有院士8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有978人。
从此次增选的院士所担任的职务来看,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管理者,包括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等。
于是,网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恶意炒作两院院士增选的文章,这些人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对两院院士增选的制度说三道四。有人扬言现如今的院士都被管理者所占据;还有人对某某连续参选全部落选耿耿于怀,认为其中存在猫腻;甚至还有人对于院士的水平不认可,觉得这些人徒有虚名。
不得不说,这些人看问题太过片面。在这些人看来,只有这些院士的成果被大众所熟知或者让自己受益才算数。殊不知有些成果由于某种原因不方便宣传或者没有必要大肆宣扬。
从绝对数来看,现有的1851名两院院士中,担任校长、书记、副校长、副书记、所长、副所长、院长、副院长等所谓的管理人员的人数大约在600人左右,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大部分院士并不是管理人员,而是专门做科研的高级知识分子。
从院士担任管理职务的出发点来看,一方面可以提升知识分子的待遇,体现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本方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科研人员的决策权和话语权,当出现科学问题时能有人可以拍板。
另外,院士担任管理人员也是一项优良的传统,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很多“两弹一星”元勋就曾经担任过领导职务,而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两院院士,更有人既是科学院院士又是工程院院士。
像我们熟知的钱三强曾经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曾经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另外,像邓稼先、程开甲、于敏等人也都曾经担任过所长、院长,甚至是部队的副司令员。
不过,虽然这些人都曾经担任过领导职务,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其为国争光、勇攀科研高峰的步伐。很显然,担任管理者并不影响当选院士。
不得不说,院士是否担任领导职务不仅不影响其搞科研,相反还能促进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对此,没必要过度反应,也没必要恶意炒作。
最后,我们来看看都是什么人在恶意炒作体制内高额的退休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不良自媒体。
很多自媒体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故意制造噱头,肆意夸大事实,引发舆论对立。
不得不说,目前,国家网信办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网络专项整治,看来还是要加大力度,遏制这股歪风。
二是喷青。
很多人不从自身找原因,将自己的不幸和低收入的原因归咎于国家的各项政策,成天怨天尤人,恶意攻击政府,发表极端言论。
一味的抱怨并不能减少你的房贷、车贷以及养育孩子的成本,也不能减免家人住院的费用。
与其成天无脑的抱怨和炒作,不如脚踏实地努力提高自己。这才是王道。
最后的最后,对于院士担任领导职务,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
担任领导职务是为了更好的搞科研,对此,我们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