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万达集团的总负债竟高达1375.61亿元之巨。其中,其核心企业万达商管的流动负债超过了1000亿元,短期负债达到662亿元,然而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却仅有133亿元。如此巨大的差距,使得万达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偿债压力,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企业的肩头。
2021年,万达商管与众多机构投资者签署了总额达380亿元的对赌协议。协议明确规定,若到2023年底未能成功上市,就需要按照8%的年收益率回购股权。可惜的是,上市失败触发了这一协议条款,这无疑让万达的资金链雪上加霜。这也是王健林近年来不断出售资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不得不忍痛割爱。
万达此前采取的是高杠杆扩张模式。一方面,大量举债拿地、建设广场、收取租金,但举债过多导致建设广场的成本居高不下,周期漫长。前期投入的资金巨大,利息负担沉重,而租金收入却难以覆盖债务。另一方面,万达还大规模进军文旅、影视、酒店等领域,这些领域投入高、回本慢,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使得债务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剧。
房地产市场下行对万达造成了严重冲击。商业地产作为万达的核心业务,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市场需求降低,商场租金难以上涨,空置率不断增加。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估值下降,资产贬值,难以卖出好价钱,这极大地影响了万达的偿债能力,使得企业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
万达运营着600个万达广场,日常的维护、员工工资、物业管理等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巨额负债产生的大量利息支出,极大地压缩了利润空间,削弱了偿债能力。企业就像一辆负重前行的马车,每一步都显得艰难而沉重。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