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广西发展格局时,一个颇具争议的设想时常被提及:钦北防地区在早期都隶属于钦州,倘若当初直接将钦州设为省会,如今的广西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呢?这一设想并非空穴来风,在全国各省纷纷推行强省会战略的当下,省会城市的选择对地区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暂且不论钦州当初并不属于广西这一历史背景,先来分析一下钦州若成为广西省会可能带来的益处。
当下,全国各省热衷于推行强省会战略,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在大城市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若自身不够强大,人口和资源就会被周边更具吸引力的城市虹吸,从而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强省会战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强省会战略如同商业投资,存在投入产出比。如果省会城市本身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那么投入产出比往往较为可观。
以钦州为例,若它成为省会,钦北防实现一体化,共同打造北部湾港。广西若从一开始就着重发展港口经济,并完善相关产业配套,借助蝴蝶效应,有望实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局面,广西的经济格局或许会焕然一新。
广西整体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若单纯用农业与工业大城比拼GDP,无疑是不现实的,双方都会倍感压力。
从卢某人对湛江经济的分析来看,农业所产生的GDP在工业GDP中所占比例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没有工业就难以提升GDP。而发展沿海港口经济,正是布局工业的关键举措。倘若当初广西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或许就无需为GDP增长而发愁了。
若工业能够通过宏观调控反哺农业,农业发展将迎来质的飞跃。
在钦北防地区,钦州拥有大港,防城港是深水港,北海则有北海港和铁山港。这里不仅可以发展工业,还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通过发挥群聚效应,能够拉动整体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提升地区的经济活力。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将钦州设为省会也存在明显的弊端。钦北防地处广西边缘,在空间上难以辐射全广西,这是大家普遍担忧的问题。理论上,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例如达到珠三角的十分之一,就能够较好地辐射广西全境。
许多人认为“珠三角都无法辐射全广东,广西不应重走广东的老路”。
此外,北海拥有世界最大的银滩,钦州有白海豚和大蚝等独特的生态资源。若大规模发展工业,这些资源可能会受到破坏,其生态和旅游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然而,权衡利弊,从广西整体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局部的损失换取更大的发展成果,对广西人民而言是值得的。
那么,钦北防拥有大片沿海平原,为何最终没能成为广西的省会呢?这其中存在诸多时代的客观因素。
其一,当时钦廉地区隶属于广东,在那个时代,人们根本不敢想象用别省的土地来设立本省的省会。
其二,选择南宁作为省会,在地理位置上与广东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南宁具有较高的政治价值。在选择省会时,需要综合考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政治因素往往占据首要地位,经济次之,文化教育依次排序。
如今,将省会迁至钦北防是否合适呢?如果不向武鸣扩张,而是直接向南边的钦北防拓展,将钦州变为南宁的一个区,这是否是一个更为理想的方案呢?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