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的官场群像中,孙连城这个角色堪称懒政的典型代表,他曾被李达康点名批评。在光明区区长这个岗位上,他干得可谓艰难万分。上司李达康动动嘴皮子,就给孙连城施压,全然不顾这些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李达康扮演着提出要求的角色,而孙连城则是负责将这些要求规划并落实的人。孙连城晋升无望,而且他也没有贪污受贿的想法。所以,他在工作上缺乏动力。更何况,即便他有心干事,资金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李达康张嘴就要求光明区拿出一千万,根本不考虑孙连城的难处。不过,像这类事情,孙连城多打几个报告,大概率是能获批的。他对这种流程早已轻车熟路,而且他的出发点其实也是好的。早年他在金山县任职时,为了修路,在全县强行搞摊派。
当时是村村掏钱,人人捐款,结果有个农村妇女因为五块钱,竟喝农药自尽了。后来是王大陆替他承担了责任,最终王大陆引咎辞职。

不可否认,李达康是个干实事的人,事情最后的结果也不错。然而,其中的悲哀与无奈,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李达康曾要求孙连城整改信访窗口,因为信访窗口太低,来访群众长时间弯腰办事,结束后往往腰酸背痛。他希望孙连城能按照银行窗口的标准进行整改。

当年这个信访窗口是丁义珍设计的,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上访群众尽快离开。如今李达康要求整改,也是出于为人民考虑,还劝孙连城要妥善处理此事。
但问题是,整改所需的经费从哪里来呢?烦恼的还是孙连城,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孙连城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温和的人,实际上内心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却无处发泄。从骨子里讲,他和丁义珍这类人其实没太大区别。不同的是,丁义珍收了钱还会办事,而孙连城既不收钱也不办事。

最后,孙连城自掏腰包买了六个板凳,还准备了一些糖果放在柜台上。这点钱他还是负担得起的,并且他还要求每个柜台不能多放,怕有人会占便宜。
孙连城早年仕途一帆风顺,可后来就停滞不前了,渐渐地他对仕途也不再抱有希望。没有了升职的想法,他便开始无所畏惧。他觉得不做事就不会犯错。

尤其是当孙连城喜欢上天文之后,被宇宙的浩瀚所震撼。他的内心早已被宇宙填满,自然也就看不上小小的光明区了。
在光明区,前面有贪污腐败的丁义珍,后面有强势的李达康。光明区的情况复杂,水很深,孙连城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但只要他无欲无求,就能平安度日。

李达康举办懒政干部培训班时,表示不想干的干部可以当场辞职,现场就能办理手续。孙连城成了典型,李达康说孙连城喜欢星星,应该去少年宫当辅导员。孙连城一气之下当场辞职。
最终,为了生计,孙连城真的去了少年宫教孩子们看星星。他真的会后悔吗?我觉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