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可乐品类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国外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全球市场叱咤风云,而咱们中国也曾有过诸多国产可乐品牌,它们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故事与波折。回溯到1998年,宗庆后创立了非常可乐,这一举措却引来了一片质疑声。朋友们纷纷劝说他放弃这个项目,媒体也毫不留情地调侃,诸如“非常可乐,非死不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
然而,宗庆后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表示就是想争口气,要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竞争一番。虽然他把非常可乐的配方搞得很神秘,但实际上用仪器检测就能知晓。
当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已经通过围猎七大民族品牌,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但宗庆后并未退缩,他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经过不懈努力,非常可乐后来成功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非常可乐渐渐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尽管娃哈哈内部人士坚称非常可乐一直在生产,但在市面上确实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如今,国内各大企业生产的饮料多达上百种,可为何偏偏难觅可乐的踪迹呢?其实,早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咱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可乐品牌。
1. 崂山可乐和天府可乐:国产可乐先驱
1953年,青岛汽水厂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款可乐——崂山可乐。自那以后,崂山可乐成为了山东几代人难以忘怀的独特味道。它取材于甘甜清冽的崂山矿泉水,还加入了乌枣、白芷、砂仁、良姜、丁香等十余种中草药。与果糖味浓郁的可口可乐相比,崂山可乐听起来就更具健康属性。那枣甜、果味和药香相互交融的独特口感,让人站在小卖部门口,喝上一口,仿佛品尝到了老神仙的玉液琼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崂山可乐发展势头迅猛,占据了全国20%、山东80%的市场份额。
在崂山可乐之后,1981年,重庆饮料厂推出了天府可乐。天府可乐与崂山可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以白芍为主,搭配其他中草药制成的保健型可乐。当时,天府可乐异常火爆。美国《华侨日报》曾报道,天府可乐经过1.8万个外国游客品尝鉴定,被认为既带有可口可乐的风味,又具有中国特色,还预言天府可乐在中国将供不应求。事实的确如此,天府饮料很快成为川渝地区的特产,并且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1985年还被定为国家宴会饮料。1990年,天府可乐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个灌装厂,日本风间株式会社主动代理其产品,它还一度打入了美国市场。
这一时期,市场上还涌现出了少林可乐、西湖可乐、黄山可乐等品牌,虽然这些品牌规模不大,但也让国产可乐市场热热闹闹。然而,到了90年代初,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外资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崂山可乐被可口可乐收购,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收购。随后,这两个品牌都遭到雪藏,崂山可乐在1997年停产,天府可乐在生产线上的比重也被降至1%。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趁机迅速占领国内市场,第一代国产可乐的发展历程就此画上了句号。
2. 非常可乐和汾煌可乐:奋起直追的尝试
1998年,娃哈哈根据中国人的口味研制出了非常可乐,但起初并不被外界看好。记得宗庆后参加《话外有话》节目时,主持人问他:“你现在可以算已经有了800条小舢板了,但是你能比得上八艘军舰的抗击吗?”宗庆后机智回应:“这可能还不止800条小舢板,几十万小舢板也有了,一拥而上的话,他这个大军舰也没办法弄了。”这里的“8艘军舰”指的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小舢板”自然就是非常可乐。
那几年,宗庆后承受着巨大压力。他用了4年时间,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还买下央视新闻联播结束后的第一则广告,1999年请来了庚澄庆为非常可乐代言。到了2001年,非常可乐已经占据了碳酸饮料市场份额的12%,2006年在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份额达到30%,成功异军突起,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甚至在很多农村地区,人们只知道非常可乐,它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名牌。
非常可乐的发展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构成了威胁,它们也开始向农村市场进军。当时有报道称,为了遏制非常可乐的发展,可口可乐花了10亿美元入股非常可乐,并控制其各个渠道,弱化其宣传,但这只是外界的猜测,娃哈哈对此全部否认。直到现在,非常可乐为何消失仍然是一个谜。
与非常可乐同时创立的还有汾煌可乐。汾煌可乐的创始人林顺当时年仅21岁,此前他在以凉果和棒棒冰为主的小食品行业做得顺风顺水。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林顺决定尝试进入其他领域,很快他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可乐市场。经过一年的研发,1998年,他推出了姜汁可乐——汾煌可乐。
为了扩大汾煌可乐的影响力,林顺花费6000万请成龙代言,并赶着千禧年的钟声敲响之前华丽登场,主打“龙文化”,强调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让汾煌可乐带上更多龙的标签。那个时候,电视上频繁播放汾煌可乐的广告。林顺还花重金打造了一艘相当于9层楼高的“亚洲第一龙船·汾煌号”,船上载满了可乐。在1999年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汾煌号十分拉风,甚至引来了吉尼斯纪录总部的关注。
经过大力宣传,汾煌可乐在一场交易会上获得了4亿多的订单,与健力宝、非常可乐一起成为国产饮料三大巨头。然而,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汾煌可乐在广告宣传上花费了1.5亿,甚至超过了可口可乐的广告投入6%。千禧年之后,由于宣传投入过大,汾煌可乐赚的钱全部耗尽,导致资金链断裂。1999年的1.5亿广告费用将汾煌一年的纯利润消耗殆尽,而姜汁可乐也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消费者购买一次后就不愿再次购买,最终汾煌可乐不得不退出市场。第二代国产可乐也因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3. 重塑品牌:国产可乐的新希望
回顾国产可乐的发展历程,我们自己的可乐品牌,有的因为自身经营问题,有的则是受到国外资本的围剿,几乎都消失在了市场中。
不过,现在情况有了新的转机。崂山可乐、天府可乐都已经追回了自己的品牌,并重新投入生产。最近也有消息称非常可乐要复出。我们期待中国的企业能够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生产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可乐品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