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钱塘江大桥顺利建成并正式通车。这本是一件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然而,仅仅过了1个月,主持建造大桥的茅以升便亲手将其炸毁,并且声称:“如果没有放对炸药的位置,都炸不掉这座大桥。”
作为民国时期中国人自己的工程,钱塘江大桥的建成对于中国人的鼓舞是十分巨大的。在历经两次大规模毁坏之后,如今修复好的钱塘江大桥已经超期使用了37年时间,并且在今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那么,当年的茅以升为何炸毁了钱塘江大桥?如今为何超期37年还在使用?
茅以升的桥梁梦想
1896年,茅以升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家里都是读书人,祖父曾经是举人,父亲是报社记者。但在那个年代,读书并不能让全家吃饱饭,一家人都靠着父亲在报社的微薄薪水维持生计。
虽然家里生活贫困,但在茅以升的教育问题上,大家都持有一致意见。幼年时期,茅以升的父亲就教他读书认字,背诵古诗,他在学习方面也一直保持着一种兴趣。
茅以升6岁的时候,父亲工作变动,之后全家又迁居南京,所以对茅以升来说,他的童年记忆大多都与南京相关。
南京秦淮河夫子庙泮池旁有一座文德桥历史悠久,最初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后来在各朝各代都有所修缮。1904年正当中午时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聚集在桥上观看赛龙舟,但没想到的是,意外来临,桥身坍塌造成了百余人落水。
茅以升当时正在和自己的小伙伴在秦淮河畔游玩,人数太多并没有挤到桥上去,但他也目睹了一场惨剧,文德桥坍塌造成了多人死伤。
这件事在茅以升心里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他也在想如何建造起一座坚固不倒的大桥,大桥便成了茅以升以后生活中的重心。
在后来的持续深造中,茅以升选择了当时的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6年顺利毕业。在第二年他又继续攻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桥梁专业的硕士,之后又攻读博士学位,在桥梁专业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专家。
回国后的茅以升继续在学校任教,在之后浙江省要在钱塘江上方修建一座大桥,便由茅以升主持修建大桥的工程,对于他来说,这座大桥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桥,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他也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钱塘江大桥修建困难重重
钱塘江大桥的修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最开始设计图纸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这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大桥,所以在规划最初就需要计算好所有的距离尺寸和结构。
茅以升在和整个规划团队开会时,因为大桥的设计结构,出台了多版方案,但大家都感觉还是不够安全保险。
曾经目睹文德桥坍塌的茅以升,在之后的生涯里和自己的专业领域,稳固安全这几个字一直记在心中,所以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前期工作,要求每一步都要做细致。
钱塘江的水质非常复杂,建造者在勘察了周围以及水下的情况之后,觉得十分棘手,在底部有流沙,所以打桩就非常困难,甚至打桩的地点没选好,整座桥都有修建不起来的可能。
一些人员来到茅以升的办公室,开始研究讨论如何将这项工作平稳进行。
在经过一系列讨论之后,大家决定尝试一种方法,那就是“射水法”。在工程进行中,建造者开始抽江水在流沙处打出洞,再用打桩机将木桩打入,果然这个方式十分有用,一千多个木桩被打入钱塘江里。
修建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从最开始的打桩再到之后的建立桥墩、架钢梁桥,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建造大桥对于整个国家是有利的,工程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无论什么问题茅以升以及建造团队都克服了。
1937年11月,钱塘江大桥正式通车,可任谁也没想到不久之后茅以升亲手炸毁了大桥!
大桥多次被毁
在大桥修建过程中,日军就对大桥进行过破坏,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车。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伤害中国地区的人民,侵犯中国的土地。
12月,茅以升接到了上级部门的密令,要求他炸毁钱塘江大桥,为了抵挡日军前进的步伐,茅以升忍痛爆破拆桥的行动,只有他最了解整座大桥的薄弱点在哪里。
这座刚通车不到一个月的钱塘江大桥,作为中国人自主修建的大桥就这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