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的源头可追溯到1996年的一场纠纷。那年,年仅13岁的张扣扣,亲眼目睹了母亲汪秀萍因邻里争执,被对方家人殴打致死的惨状。当时,张扣扣与姐姐就在现场,这一幕如同噩梦般烙印在他的心中。
尽管这起案件经过了法院审判,但由于施暴人是未成年人,最终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且3年后就假释出狱了。多年来,这样的判决结果让张扣扣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时光流转,22年后的2018年除夕,张扣扣选择以极端的方式为母亲复仇。他手持一把小刀,杀害了施暴者一家父子三人。两天后,他主动投案自首。这一行为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22年后为母复仇的张扣扣,究竟是残忍的暴徒,还是正义的英雄呢?
1996年8月27日,在陕西南郑县城关镇刘家村,张扣扣的母亲汪秀萍因琐事与邻居王家发生了口角。在争执过程中,矛盾逐渐升级,王家兄弟及其父亲王自新竟然用木棒等工具殴打汪秀萍,导致她头部严重受伤。
据目击者回忆,当时年仅13岁的张扣扣,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打倒在地,最终不治身亡。事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1997年,法院判定这是一起过失致人死亡案,主犯王正军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而其他涉案人员并未被追究刑事责任。
王家赔偿了张家9000多元人民币,但张家对这一判决结果极为不满,他们认为量刑过轻,未能彰显法律的正义。从此,张扣扣对法律系统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内心的愤怒也如同一团火焰,久久难以平息。
22年过去了,张扣扣已经成年,但他却长期生活在对母亲的怀念和仇恨之中。据张扣扣自己供述,他觉得法律没有给母亲一个公正的交代,于是决定通过极端手段为母报仇。
2018年2月15日(除夕),张扣扣在村中看到王正军及其家人返回村里过年。此后的几天里,他精心策划着复仇计划,最终在正月初一付诸行动。
在王家祭祖返回的途中,张扣扣先是从后面袭击了王家小儿子王正军,随后又上前将大儿子王校军刺杀。接着,他沿着路来到王自新家,将其杀害。村里的许多人都目睹了这起案件的发生。案发两天后,也就是2月17日,张扣扣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他坦然承认了三起杀人事实,并强调自己的动机是“为母伸冤”。2018年,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张扣扣故意杀害三人,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因此判处他死刑。
张扣扣的辩护律师提出了减轻处罚的申请,认为张扣扣的犯罪动机具有一定的情感正当性,并非是为了私利或单纯的杀戮。然而,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并将案件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
2019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裁定,核准了张扣扣的死刑。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讨论声此起彼伏,其中支持张扣扣的声音和舆论占据了大多数。大家讨论的焦点在于:张扣扣杀人固然有罪,但真的罪该致死吗?
法律以程序公正为核心,但在很多人看来,1997年的判决并没有对汪秀萍的死亡给予足够严肃的回应。张扣扣指认,当时真正打死母亲的是已经成年的二儿子王富军,而王家为了减轻法律的制裁,让未成年的小儿子顶罪。
此外,判决中给予张家的9000多元赔偿,实际上根本没有落实到位。在张扣扣看来,王家在这起案件中存在严重的逃避责任行为,而且事后也没有丝毫的歉意和补偿。对于受害者张家来说,案件本身以及后续法律的处理方式,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还有一处细节不容忽视,当时张扣扣只有13岁,他不仅目睹了母亲的惨死,还经历了法医当众验尸的过程。汪秀萍被殴打后,并没有当场死亡,张扣扣的父亲用板车把她运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告知人已经死亡。
汪秀萍死后,尸体被放在路边的板车上,法医就在马路边的板车上进行验尸,这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围观。张扣扣和姐姐就在法医旁边,目睹了整个过程。对于死者,法医的这种处理方式缺乏人道精神,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包括在未成年死者亲属面前也没有进行必要的避让。
从法律的判决结果、法医的处理方式,再到邻里乡亲的漠视,这一系列冰冷的处理方式,让母亲的死亡在张扣扣心中留下了残酷无情的记忆。这种情绪不仅仅是对王家的私仇,还包含了对社会不公和乡里间冷漠的不满。
案件结束后,张扣扣的父亲带着他们姐弟俩艰难地生活着。他是当地的一名木匠,谁家有需要,他就去帮忙。张扣扣初中毕业后,前往新疆参军。他参军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想要锻炼身体,为母亲报仇。
张扣扣在部队里担任炮兵,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只能像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四处打工谋生。他去过浙江,进过工厂,当过保安,还卖过凉皮,但每一行都没有干长久。
后来,他通过劳务外派到阿根廷寻找工作机会。然而,阿根廷的环境复杂,人员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着复杂的背景。张扣扣在阿根廷呆了3个月,只能帮别人搬东西,做一些零活。他没能学到技术,却见识到了阿根廷底层人的心狠手辣。
由于没有钱也没有技术,张扣扣一直单身,没有成家的打算。看到出去打工的同乡们,回来后开着车,翻新自家门户,张扣扣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汪秀萍案发生后,王家的三兄弟也很少在村里露面。出狱后的王正军到外地打工,老二王富军在林业局上班,不住在村里,老大王校军早年在乡镇府工作,后来又调到其他乡镇工作,一家人都生活在县里。
张扣扣回乡后,原本没有机会碰到王家人。然而,春节这个本应是家人开心团聚的日子,却成了张扣扣复仇的绝佳时机。2018年春节,王正军和王校军回到家里,准备接父母去城里居住。
就在临行前,祭祖结束后的途中,张扣扣将王家两兄弟和王父杀害,还点燃了王校军的车。据张扣扣的朋友说,张扣扣在点燃汽车后,高举双手,大喊:“22年了,今天我终于把仇报了! ”
身上背负着3条人命,张扣扣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死路。他躲藏了两天后自首,称留了两天是为了多看几天烟火。不知道在这个家人团聚的日子里,看着烟花,是否是张扣扣对自己的人生做最后的告别。
张扣扣案件被报道后,他一度被人们视为杀人魔。但随着案件背后的缘由被更多地曝光,张扣扣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据他的朋友描述,张扣扣并不是一个坏人。他不抽烟、不喝酒,爱干净,和周围的朋友相处融洽,脾气温和,从不与他人发生冲突。
原来,张扣扣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心狠手辣之人。媒体随后报道了张扣扣复仇的动机和遭遇,22年前案件中的不公也随之浮出水面。张扣扣心中的积怨得到了人们的理解,甚至是同情。
曾经那个残酷的杀人魔,一下子变成了为母报仇的英雄。这起案件集中体现了无视法律和出于人之常情之间的对立,也激起了人们对司法最根本的质问:“什么是正义?”法律是否能完全无视情感?个人是否有权私自维权?
案件中折射出的尖锐问题吸引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促使社会对司法正义进行深刻反思。舆论的参与,也让张扣扣的辩护律师看到了一线转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