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发展的长河中,部队的组建与变革往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这一在国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兵种,它的诞生就有着一段独特的历程。下面,让我们一同回溯历史,探寻其组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6年3月14日,军委炮兵吴克华司令员在呈递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着重指出,当时军委炮兵机关已难以适应导弹部队蓬勃发展的实际需求。从长远建设的视角来看,迫切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导弹部队进行高效管理。有鉴于此,吴克华司令员提出了一个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将即将撤销的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构,与炮兵机关中分管导弹的部门进行整合,以此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关。他认为,如此操作既能促使机构尽快组建并投入工作,还能避免新建领导机关营房,从而为国家节省一笔可观的经费开支。
时光悄然流逝,仅仅过了3个月,吴克华司令员的这一建议便得到了中央军委的认可与采纳。1966年6月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决定:以原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关为基础,把现炮兵管理导弹部队的机构和人员与之合并,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关。
同年7月1日,总参谋部下发通知:依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定,撤销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关的名称,同时正式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番号。第二炮兵自此直属中央军委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也因此增添了一支肩负战略核反击重任的新兵种。
回顾这段历史,着实令人惊叹。第二炮兵的前身竟是军委炮兵的一部分,而其领导机关的源头居然是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领导机关。这一独特的组建背景,或许是很多人未曾预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