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于 1 月 17 日上午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图右)在会上介绍了 2019 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1 月 17 日上午 10 时,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9 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成绩单”: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 99086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 6.1%,契合 6% - 6.5%的预期目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2019 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得以较好实现。国民经济不仅运行平稳,而且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预期目标的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了坚实根基。”
2019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那么,这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2020 年,中国经济又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呢?
### 稳定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数据表明,2019 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 6.1%,总量高达 99.1 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成功突破 1 万美元的大关。
2020 年 1 月初,世界银行发布新版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报告》。报告显示,在贸易、投资疲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9 年全球经济增速实际为 2.4%,相较于 2018 年下降了 0.6 个百分点;美国实际增速为 2.3%,欧元区 19 国与日本的实际增速均约为 1.1%;印度约为 5%。
宁吉喆认为,这一数据“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持续扩张,更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不仅为中国在 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不仅体现在 GDP 总量与增速上,在各个重要指标中也有所体现。
2019 年,中国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月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 5.0% - 5.3%的区间,低于年初设定的 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 1352 万人,连续第七年保持在 1300 万人以上。物价总体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上涨 2.9%,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较上年上涨 1.6%,涨幅较上年回落 0.3 个百分点。外贸外资逆势上扬,2019 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较上年增长 3.4%,货物贸易顺差较上年扩大 25.4%;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的形势下,1 - 11 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6%。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果得到巩固,区域发展的差距也有所缩小。
### 隐忧仍存尽管上述经济数据表现出色,但仍有一些指标令人担忧。其中,第三、四季度的 GDP 增速创下了自 2009 年以来的新低。
针对这一变化,宁吉喆表示,季度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但当前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下行压力。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9 - 2020)》用“增速放缓与结构分化的 2019,下滑但不要悲观的 2020”对这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严峻,导致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在外部冲击下,国内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再加上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内外因素相互叠加,致使 GDP 增速持续放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代志新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 GDP 增速依然维持在 6.1%,这一成绩实属不易。然而,仍有一些风险点亟待关注。”
代志新强调:“企业债务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市场可能会迎来一波债务违约潮。债务违约会严重打击市场信心,使市场参与各方变得更加保守,抑制市场交易活动,进一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给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代志新认为:“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建立稳定的政策预期,帮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民营企业发展良好,能让经济更加灵活,预期更加积极,人民生活更有盼头。”
### 向高质量经济发展种种压力也为中国经济在 2020 年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探讨的空间。
宁吉喆表示,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志勇也认为,2020 年,中国应继续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将稳增长置于突出位置,防止经济增速惯性下滑。
代志新认为,2019 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加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的特点,2020 年面临的情况基本类似,因为 2019 年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需要更加关注微观机制,只有搞清楚传导机制,政策才能发挥作用。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而要更加精准,做到宏观要稳、微观要活,着力点要精准,政策设计要激励相容,充分考虑到整个经济体的复杂性。
代志新指出:“2020 年应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美贸易冲突的恐慌期已过,适应性调整基本到位,市场信心将会有所回升,这为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 年要注重补短板,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要注意稳妥推进旧动能的调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并不刻意追求经济增速,而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张德勇认为,2020 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要继续发挥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投资对改善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加大创新引领发展力度,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0 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张德江认为,接下来必须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保障民生得到有效改善,稳定物价,防止 CPI 结构性涨幅较大带动整体性上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采写:《中国报道》记者 左琳
责编:何晶
总监制:尹杰
图片来自网络
▼
往期精彩回顾
▼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购买电子刊请点击▼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