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璀璨之星曾照亮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之路。2月25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娃哈哈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宗庆后同志治丧委员会,决定于2024年2月28日上午10时,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沙基地(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10号大街与5号大街交叉口)举行追思会。

回溯宗庆后的商业征程,从1987年贷款5万元筹建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起,79岁的他在饮料界拼搏了约37年,一手缔造了如今年营收稳定超500亿元的饮料帝国。
宗庆后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早年经历颇为坎坷。他曾被下放农村,在舟山海岛晒过盐,于绍兴茶场种过茶、烧过窑。1978年,为让儿子回城,在一家校办工厂当工人的母亲提前退休,将岗位指标让给了宗庆后。此后近十年,他靠售卖冰柜、学生文具维持生计。
1985年,宗庆后迎来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他开始替一家保健品厂代销花粉口服液。这一经历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保健品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
1987年4月,宗庆后承包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从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一分一厘地积累财富。同年7月,他以花粉销货款和5万元银行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为杭州保灵公司代加工花粉,就此开启了娃哈哈的创业篇章。
一个偶然的机会,宗庆后得知浙江医科大学有位教授研制出一种儿童营养液。他登门拜访,求得配方。这是一款以桂圆肉、红枣、山楂等为原料提取而成的口服液。宗庆后展现出卓越的营销天赋,针对孩子不爱吃饭的现象,他拟定了那句响彻全国的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在商品匮乏的年代,娃哈哈一经推出便迅速风靡全国。据宗庆后后来在采访中回忆,当时开拓全国市场,他每到一个城市,先与当地电视台、报社签约投放广告,然后拿着合同到当地食品公司铺货,紧接着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不出一个月就能成功打开一个城市的市场。他独创的“产销联合体”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消费品企业拓展经销商渠道的典范。
1989年,公司名称从“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变更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推向市场后,销售业绩不断刷新。1990年,娃哈哈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利润超2000万元,企业的产值、销售额、利税、利润等经济指标呈直线上升,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1991年,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仅有100余人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杭州市政府的协调下,以8000余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拥有6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000多名职工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创造了“小鱼吃大鱼”的商业奇迹。兼并后,娃哈哈凭借产品、资金和市场优势,迅速盘活了杭州罐头厂的存量资产。仅3个月时间,原本亏损4000多万的杭州罐头食品厂就实现扭亏为盈。当年,娃哈哈销售收入、利税增长一倍多,第二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利润7000多万元,实现了企业“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
宗庆后曾在公开演讲中深情地说:“1000个人的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么1000人的眼中也会有1000个娃哈哈,但对我而言,娃哈哈只有一个,它承载着我整个人生的所有梦想,是一切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号的集合,是我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证明。”
### 曾经的“达娃”之争
在娃哈哈的发展历程中,法国达能抢购娃哈哈事件是绕不开的重要节点。
2007年4月,《经济参考报》以《宗庆后后悔了》为题,独家报道了法国达能公司欲以40亿元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报道发出后,引发了达能与娃哈哈的激烈交锋,众多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据2007年6月的消息,宗庆后致信法国达能总部,宣布辞去娃哈哈与达能合资的39家公司董事长职务。
有报道回顾了“达娃之争”的来龙去脉。达能与娃哈哈的合作始于1996年,当时达能集团与娃哈哈集团成立了5家合资公司,并约定中方不得经营生产与合资公司有竞争的产品。此后10年,娃哈哈集团又建立了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系列饮料和食品。2007年,达能以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同为由,要求以4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并购娃哈哈集团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遭到宗庆后的强烈反对。
达能随后指责宗庆后违反协议,在合资公司之外使用娃哈哈商标,并发展了与合资公司竞争的企业。双方分别在美国、瑞典、杭州等地提起一系列诉讼与仲裁申请。最终,在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双方中止法律程序,进行和谈。
“达娃之争”直至2009年9月才落下帷幕。据《中国日报》报道,达能发布公告,与娃哈哈达成友好和解方案。作为和解的一部分,达能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 - 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
娃哈哈重新回到宗庆后的掌控中,并在他的带领下进一步发展壮大。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在创始人宗庆后的引领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35年累计销售额8601亿元,利税1740亿元,上缴税金742亿元。娃哈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企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0年位居行业前列,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 “我不会退休,只是会退居二线”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善贾”的杭州人》中描述了上世纪90年代与宗庆后的会面:他长着一张典型的杭州人的脸,方正、温和却没有特别突出的特征。他讲话时略显羞涩,若喜欢一个人,唯一的表示就是不断递烟。或许连宗庆后自己也未曾料到,43岁才开始创业的他,日后会成为中国的“首富”,成为杭州城里继胡雪岩之后的又一位商业传奇。
宗庆后家族自2010年首次登上胡润全球百富榜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后,四年间三次荣登该榜单。
福布斯上海分社社长范鲁贤曾这样评价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在企业组织、内部管理及经营方式上深受改革开放影响,宗庆后在成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为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人民网的报道指出,在三次问鼎“首富”宝座后,宗庆后的这一称号在房地产商和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之间不断更迭。在互联网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物联网、新零售等新概念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娃哈哈这一传统民族品牌似乎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
对此,宗庆后认为这并非娃哈哈“落伍”,而是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2014年,关于营养快线、爽歪歪“风干后变凝胶”“导致白血病”“含肉毒杆菌”等一系列网络谣言迅速传播,引发了消费者对娃哈哈产品的恐慌。而这两款产品正是娃哈哈的主打产品,仅营养快线一年的销量就达4亿箱。
宗庆后表示,经历了谣言的考验,他对娃哈哈的品牌和产品更有信心了。他希望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能更多地专注于实业,“娃哈哈多年来一直坚守实业,坚信实业才能真正创造财富,而资本运作只是通过虚拟手段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并非创造财富。如果大家都去分配财富,而没人创造财富,国家就会陷入困境。”
近几年,宗庆后在富豪榜上依然占据一席之地。2022年11月,他以69.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45位;2023年的胡润百富榜上,宗庆后以95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31位。
有人称宗庆后为劳模,他4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工作10小时以上。曾有报道称,2016年前,在庞大的娃哈哈“帝国”中,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之下未设一位副总,由他一人掌控大权,全国百余家子公司的负责人都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直到2016年1月,公司新提拔了两位副总经理。
中国经济网在对宗庆后的专访报道中提到,有人认为娃哈哈不设副职是为了实行集中制以便更好管理,也有人觉得娃哈哈的决策全凭一人直觉,甚至有人指责掌门人“独断”“强势”“不放权”。对此,宗庆后解释道:“决策权遵循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例会上讨论后再做决策并执行,并非像外界说的那样独断专行。”
2021年,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接棒娃哈哈总经理一事,引发了外界对企业“二代”接班问题的关注,宗馥莉作为集团接班人逐渐走向台前。
据中新经纬报道,宗馥莉在娃哈哈内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让10年未换包装的“王牌产品”营养快线焕然一新,推出色彩丰富的限量包装,还配套推出相应的彩妆盘;更换了代言娃哈哈20年的王力宏;积极迎合Z世代消费群体,推出钟薛高联名款AD钙奶雪糕、泡泡玛特联名款PH9.0苏打水、英雄联盟联名款苏打水、斗罗大陆联名款营养快线等。
2021年12月9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宗馥莉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即刻生效。宗馥莉将与公司董事长宗庆后携手,为娃哈哈的稳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宗馥莉于2004年进入食品饮料行业,2007年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独立带领宏胜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她自2018年4月起担任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2020年3月起兼任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
对于宗馥莉,宗庆后2021年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我让她在市场中历练,自由发展。要是她做得不太对,我就稍微提醒一下,这样她更容易接受。要是说教,她根本不会理我。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觉得自己最能干、最优秀。”
2023年,宗庆后在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表示,守业比创业更艰难。创业时的困难在于缺乏资金和资本,但通过努力奋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守业必须坚持创新。“我不会退休,只是会退居二线,让年轻人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在后面把关,发现走偏了就帮他们纠正,给他们出出主意。”
(综合自哇哈哈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