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威名赫赫的康熙皇帝,其一生堪称传奇。他8岁登基,直至69岁驾崩,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一年,创下了封建王朝帝王在位时长的纪录。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前对传位一事缄口不言,仅在死后留下一份遗诏,这也使得康熙传位之谜成为了后世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大家常常争论不休,究竟康熙传位的是十四皇子,还是四皇子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康熙一生子女众多,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在这庞大的皇室家族中,众多皇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民间流传着关于康熙传位的各种版本,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去世后,雍正第一时间拿到了遗诏。当时遗诏上写的是“传位十四子”,这里的十四子便是胤禛的同母弟胤祯,后来改名为胤禵。据说雍正提前买通了隆科多,让他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私自篡改了诏书。具体做法是在“十”字上加上一横一勾,改成“于”字,这样遗诏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不过,清朝的官方文献通常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康熙帝的遗诏更是有满、汉、蒙三个文字版本。即便在现代,想要串改这样的遗诏也是难如登天。而且,遗诏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言辞简略,仅仅提及传位皇四子,而是对皇四子的为人和才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据官方资料记载,原文为“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如此多的文字,还有三种语言版本,想要篡改遗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因为喜爱全能皇族后裔乾隆,所以才把皇位传给雍正,以便日后能顺利将皇位传给乾隆,也就是说雍正沾了儿子的光。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康熙和乾隆第一次见面的时间,是康熙六十一年3月,而就在这一年的11月,康熙便驾崩了。这意味着,康熙和乾隆真正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八个多月。不可否认,乾隆是个文武双全的全才,但当时他才12岁。除非康熙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否则在众多的皇子皇孙中,且皇宫生活节奏紧凑,每个人都有满满的日程安排,他又如何能笃定地选择乾隆呢?甚至有野史记载,康熙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时,“惊到放下手中的酒杯”。这恐怕是从朱元璋喜欢朱允炆的明朝故事中臆想出来的情节。
实际上,康熙爱屋及乌,他最疼爱的儿子是最初的太子胤礽,最喜爱的孙子则是胤礽的儿子弘皙。太子胤礽的母亲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的结发妻子,也是他一生的挚爱。可惜这位皇后在生胤礽时难产而死,痛失爱妻的康熙对这个孩子格外看重。胤礽一出生就备受康熙喜爱,还未成年就被立为太子。只可惜他不争气,没能坚持到康熙驾崩,在当时惨烈的九龙夺嫡事件中被彻底剥夺了太子之位。
让我们回顾一下那场极为惨烈的九龙夺嫡争储事件。当时,真正争夺皇位的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祯。老九、老十是老八的同党,帮助老八争夺皇位,他们自己并没有野心;老十三则帮助老四,他自己也无意争夺皇位。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阿哥胤祹深知皇位轮不到自己,也没有这样的奢望,便安心地当着亲王。其中,以老二为首的太子党、四爷党和八爷党是三股最为强大的势力。老八因为被举报结党营私,直接被康熙剥夺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再说胤礽,他是康熙嫡妻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按理说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但他不像八爷那样擅长玩弄权术,也不懂得恪守太子的本分,在各种政治斗争中,总是被牵扯、被利用,最终亲手断送了自己的王位之路。
在这场激烈的皇位争夺中,十几个兄弟之间无所不用其极,各种阴暗手段层出不穷。然而,老四胤禛却与众不同,当所有人都在为皇位争得你死我活时,他却在王府里读书写字、修身养性,表现得风轻云淡,似乎对皇位毫无欲望。到了这个时候,老谋深算的康熙心中基本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对于十四阿哥,早在康熙五十七年,准格尔部入侵西藏,拉藏汗上书康熙皇帝请求清朝派遣大军救援时,康熙就任命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帅西部大军进军青海讨伐叛乱,并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康熙的用人之道。康熙早就知道十四阿哥与八阿哥关系密切,他们同属八爷党。如果八阿哥想要发动政变,那么带兵前来逼宫的必然是十四阿哥。所以康熙将他们两人拆散,让他们不能联合行动。而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也是对储君的一种制约。这样一来,老大觉得自己有机会,就不会轻易生事;老四有了对手,就会更加低调;老八也能看到希望,不至于铤而走险。而且,掌握着大军粮草的是老四的手下年羹尧。有年羹尧掌控着大军的命脉,十四阿哥就无法造反。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比较清楚了。老大因为太过招摇,野心过早暴露,直接被康熙剥夺了争夺皇位的机会;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两次废黜,第二次废黜后,康熙昭告天下不会再立他;老三看到老大老二的下场,吓得心惊胆战,直接退出了争夺。这样一来,在外界看来,有能力争夺皇位的就只剩下老四、老八和老十四了。
那么,康熙驾崩前可供选择的范围就这么大。十四阿哥一直在前线作战,等他回来的这段时间里变数太多。按照几千年来的传位传统,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老四的身份比老八尊贵很多,即便遵循立长的原则,也是老四年长。况且,当时大清军队中的重要将领都是四阿哥老丈人昔日的部下。而且,在四阿哥雍正继位前,他就已经开始关注国家民生和粮食储备情况,清查了京、通两仓,冬至的祭天活动也举办得非常出色。他的这些能力,康熙肯定都看在眼里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