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运输日益繁忙的今天,每一次航班的起降都牵动着众多人的心,而飞行安全更是重中之重。2016年10月11日,就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航空事件。当天,东航的一名飞行员做好了充分准备,即将驾驶A320飞机执行MU5643航班任务。这趟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肩负着将147名旅客平安送往天津的重任。

东方航空A320客机(老涂装)
时间来到11点54分,这架A320飞机在晚点了19分钟之后,终于接到了塔台的指令开始滑出。到了12点03分,塔台指挥飞机进入跑道36L。机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在认真执行完起飞前检查单之后,才缓缓驶入跑道。紧接着,12点04分,塔台传来清晰的指令:“跑道36L,可以起飞。”
之后,A320机组在仔细确认跑道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果断执行了起飞动作。然而,意外却突然降临。当飞机滑跑速度达到110节(相当于每小时200公里)左右时,机长猛然发现有一架A330正准备横穿36L跑道。机长立刻让中间座的人员询问塔台,同时自己也密切观察,确认该A330飞机确实正在穿越跑道。此时,A320飞机的速度已经达到了130节(每小时240公里)。
原来,东航MU5106航班(由A330执飞)正载着266名旅客从北京飞抵上海。该航班得到空管指令,需要穿越跑道前往航站楼停靠。在穿越36L跑道的过程中,MU5106航班的机组人员也发现了有飞机正在滑跑起飞,他们立刻加速滑行,试图尽快脱离跑道。

东方航空A330客机(彩绘涂装)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操纵A320飞机的副驾驶一度出现了迟疑,还点了一下刹车。好在A320飞机的机长反应迅速,立即接过了操纵权。他以7.03度/秒的速率,将操纵杆带至机械止动位。最终,A320飞机惊险地从A330飞机的上空飞越而过,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撞机事故。当时,机上共有413名旅客和26名机组人员。
根据民航局初步调查后召开的视频会议所透露的细节,当时两架飞机的垂直距离最小时仅仅只有19米,翼尖距离也仅有13米,只差三秒,两机就可能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 事件处理
2016年10月21日,民航局经过深入调查,认定该事件是一起由于塔台管制员遗忘动态、指挥失误而造成的人为原因严重事故征候。民航局分别给予华东空管局、华东空管局管制中心、华东空管局安全管理部的13名领导干部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和行政记过、撤职等处分;吊销当班指挥席和监控席管制员的执照,并且规定当班指挥席管制员终身不得从事管制指挥工作。与此同时,对成功化解危机的东航A320客机当班机长何超记一等功,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民航局认为,“10·11”事件属于A类跑道侵入(即间隔减小以至于双方必须采取极度措施,勉强避免碰撞发生的跑道侵入),其性质极为严重。东方航空工作人员透露,东航暂时没有向塔台方追责的打算。
10月16日,从民航局传来消息,民航局日前召开了全行业航空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在会议上,通报了10月11日虹桥机场发生的跑道侵入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并深刻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全行业深刻汲取此次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时刻保持安全警觉,全面管控风险,确保民航安全的底线不被突破。此外,民航局还表示将有针对性地对多跑道大型繁忙机场进行检查。
民航局要求空管系统立即开展安全整顿工作,彻查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二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是否严格执行,其资质能力和工作作风是否符合岗位要求;三查是否存在超能力运行的情况;四查管制运行程序是否合理优化;五查是否存在违章运行的现象;六查是否存在迟报、谎报、瞒报航空安全信息的问题,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等触碰红线的安全失信问题。
民航局强调,通过“六查”,要切实改进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管制员的资质管理;二是要切实加强一线人员的培训;三是要切实加强对执行规章的监管;四是要防止超能力运行;五是要切实优化管制运行程序;六是要切实改善管制员的生活保障。以此确保空管运行安全和行业安全。
民航局特别重申了规章底线和诚信红线,强调对于组织违章、法人违章和管理违章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后果,都要严肃查处,形成监管闭环。一旦触碰诚信红线,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将受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严厉惩处。
截止到2016年10月17日,空管方面并没有透露上述塔台管制员为什么会遗忘正在起飞的飞机,而对另一架飞机发出穿越跑道的指令。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的塔台管制员需要实施双岗制,即一名管制员发出指令的同时,还应该有一名负责监督。而此次错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双岗制的流程可能没有得到有效履行。

2016年11月3日,东航召开了虹桥机场10.11事件何超机组表彰大会。民航局领导和包括刘绍勇在内的东航高管悉数到场。机长何超被评为先进党员,并获得了人民币300万元的奖励。同时,机组也获得了表彰和人民币60万元的奖励。
图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