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鲜为人知却值得铭记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一位来自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他的故事在吉林省蛟河县流传,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与正义的力量。2005年9月3日,吉林省蛟河县委在县烈士陵园为一位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立下了抗日烈士纪念碑,以此纪念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
他就是日本关东军队士兵井田助男。
这位日本关东军队士兵究竟做了哪些贡献,以至于多年后专门为他竖立功纪念碑呢?听完他的事迹,大家就会知道,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烈士。

“日本关东军”这个名称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的元凶,也是挑起“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众多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将领都曾在日本关东军任职,比如日本战犯、抗日战争末期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畑俊六,曾在1932年8月8日至1934年12月10日任关东军副参谋长;还有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等,都曾在日本关东军任职。
在旧日本陆军中,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力最强,装备也是最好的,有着“日军之花”的称号。关东军在巅峰时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总共约一百二十万人。在十四年抗战中,日本关东军不仅充当着急先锋,而且还妄图在我国东北站稳脚跟,是侵华日军的重要武装力量。
但是在日本关东军内部,也有爱好和平的反战人士,他们的力量虽然很微弱,虽然无法阻止法西斯的对外侵略,但是他们也用自己的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而我们今天所讲述的主人公——井田助男,他不仅没有为日本关东军卖命,还积极加入到了反战行列,令人敬佩。
图|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事情要追溯到1933年初春,在吉林省蛟河县大梨树沟,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领导“抗日救国游击军”在马家屯与日本关东军森井大队一支部队展开激战。在战斗间隙,收集敌军战死者的弹药的时候,我军士兵意外地在嗄呀河边(嗄呀河为满语,意思是“采珠河”,发源于老松岭,与海兰江汇合后流入图们江)的一处隐蔽的树林中,发现一辆满载子弹、发动机被破坏了的日本军车,并且在河边发现了一具日本士兵的尸体。
在这具日本士兵的身上还发现了一张用日语写的纸条,经过翻译后,在场的所有人对这位日本士兵肃然起敬。
这张纸条写道:
从井田助男的遗书可知,他是一位日本的共产党员,是一位反战人士。1933年的清明节,抗日游击军和马家屯的群众把井田助男的遗体和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抗日游击军烈士合葬一处,并在墓前隆重追悼。会上提议把马家屯小学改名为“井田小学”,“井田助男”的名字,也传到了共产国际的大会上。

“井田助男事件”使得日本关东军上层极为恼恨,森井少佐因此被撤职,森井大队全体日军官兵被集中进行“思想整训”,不久被撤销建制。
在二战时期,在日本军队中像井田助男的反战人士并不在少数,只是最初时反战人士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但是到了1939年,情况就好多了。1939年11月7日,日军被俘士兵本多一夫被我军政策感化,深感自己罪孽深重,立志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暴行,他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该组织主要感化侵华日军士兵放下武器,投身正义。
该组织在经过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演变后逐渐壮大,到1945年8月,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主要工作是对日军宣传侵华的非正义性和给他们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灾难。反战同盟的工作也是极具效果的,例如在1943年深秋,反战盟员石田勇到山东文登县城据点喊话。敌人正想开枪时,石田勇用优美动听的男高音缓缓地唱起了日本民歌:
歌声随风飘进碉堡,日本士兵思乡厌战之情油然而生,战斗力顿时下降,后来被俘的日本士兵对石田勇说道:“你唱得太悲哀了,我们很难受。”
还有八路军日籍女战士原清志,她也是反战同盟的一员,她的工作是对日军进行日语广播,主要报道太平洋战况以及在延安的日本人的生活情况和边区情况,驳斥日军的欺骗宣传等。因为声音优美、感情真挚,竟然成为了最受日军欢迎的播音员,缓解了日军负隅顽抗的心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反战同盟”的很多日本人士,也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比如马中支部支队长今野博,原是侵华日军士兵,被俘后加入“反战同盟”,经常同我军工兵队一起深入敌占区开展工作。1945年春,他在日照县付石一带被捕,面对敌人也就是他昔日的战友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面对审讯他的日军军官,今野博喊道:
最终,他被日寇杀害,但是直到他被杀害,他也没有供出我军及我军家属的任何信息,其随工兵队活动期间住过的10多家“亲密户”没有一户暴露受害,他接触过的敌伪军关系,没有一个人被供出受连累。
这些反战的日本人士,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他们与我们并肩作战,用自己的力量甚至自己的生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我们伟大的领袖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