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长河中,红军长征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军事行动,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这段时期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意义和举足轻重的地位。红军长征这一壮举,蕴含着无数的艰辛与伟大,那么红军究竟为何要踏上这漫漫的长征之路呢?
红军长征最直接的缘由,便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遇了失败。1933年9月至1934年夏,彼时日本正大规模地侵占华北地区。“攘外必先安内”这一观点对蒋介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四处筹措钱款,最终集结了近100万大军以及200架飞机,对红军发起了第五次“围剿”作战。
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被剥夺。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采取了错误的战略指挥。这使得红军在战斗中屡屡失利,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为了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避免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启了被后人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性转移。
在战略转移刚开始的时候,有部分人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是因为敌人的兵力太过强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敌人并非从第五次战役才开始强大,在前四次“围剿”中,敌人的兵力同样强大。然而,前四次大规模的“围剿”,国民党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何到了第五次,红军却遭遇溃败并被迫转移呢?我们先来看看五次反“围剿”战斗的相关数据以及领导人情况:
第一次“反围剿”:国民党投入10万兵力,领导人是毛泽东和朱德。
第二次“反围剿”:国民党出动20万兵力,领导人是毛泽东。
第三次“反围剿”:国民党派遣30万兵力,领导人是毛泽东。
第四次“反围剿”:国民党派出50万兵力,领导人是周恩来和朱德。
第五次“反围剿”:国民党集结100万兵力以及200架飞机,领导人是博古、李德和周恩来。
由此可见,国民党在五次“围剿”中投入的兵力是逐步增加的。而且在前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军事指挥是由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将领担任。毛主席在前几次“围剿”中采用的诱敌深入战术方针,对战斗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采取的战略方针出现了问题,由于领导人存在“左”倾思想,选择与国民党打阵地战,以硬碰硬的方式作战,最终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
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才促使了长征途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后续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正确的领导方针。在会议上,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国共内战也是导致红军长征的一个重要因素。1927年春季,发生了“四·一二”事变,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突然发动了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镇压,至此国共合作破裂,国共内战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内战起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红军在江西建立了苏维埃中央政府和根据地,但是在1933年至1934年期间,中央苏区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严重“围剿”和进攻。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内战形势愈发紧张。国民党蒋介石一心想要让共产党走向末路,所以在“围剿”中一次比一次投入更多的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对共产党发起攻击。
另外,国民党蒋介石的叛国行为也是一个潜在因素。1931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暂时放下与国民党的敌对状态,选择与国民党一同抵抗日本侵略者。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争,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斗争。
然而,到了1932年,中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蒋介石采取了放弃抗战的政策,与日本签订了停战协定,将中国东北地区割让给了日本。
蒋介石的这种妥协行为让中国共产党感到非常失望,认为他背叛了国家和革命事业。此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国共内战再次爆发。
综上所述,红军之所以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除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这一直接原因外,还因为国民党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革命,导致国共矛盾进一步激化。多年内战积累的仇恨,让中国共产党坚定了不能失败、不能放弃革命、必须保卫国家的信念。
长征对于中国革命而言,意义极为深远。它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更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长征所展现出来的红军精神,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涵盖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等诸多方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
#文化历史解析#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