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文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黄帝轩辕氏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无比耀眼的光芒。他身为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更是五帝之首,被后世尊祀为“人文初祖”,其丰功伟绩与深远影响跨越千年,直至今日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

传说中,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姓氏颇为多样,起初本姓公孙,而后改为姬姓,也有说法称其为巳姓。他名为轩辕,也有一种说法叫轩。黄帝将都城建于有熊,所以亦称有熊氏,此外,还有人称呼他为“帝鸿氏”。黄帝轩辕氏一脉相传,共延续了15代,历经461年之久。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黄帝轩辕氏15代的年表情况。
黄帝姬芒(公元前4514—前4476年,他是黄帝轩辕氏政权的首任帝王);黄帝姬蔡(公元前4476—前4437年);黄帝姬豕(公元前4437—前4416年);黄帝姬本(公元前4416—前4483年);黄帝姬常(公元前4483—前4366年);黄帝姬号(公元前4366—前4330年);黄帝姬咁(公元前4330—前4303年);黄帝姬传茸(公元前4303—前4278年,号轩辕氏,又被称作有熊氏);黄帝姬贯俞(公元前4278—前4258年);黄帝姜恚文(公元前4258—前4219年,他是炎帝大隗氏祝融的后裔);黄帝姜成契(公元前4219—前4184年,又名鸿,也被称为大鸿氏、帝鸿氏);黄帝酉仡谅(公元前4184—前4140年,是炎帝魁隗氏的后裔,号缙云氏);黄帝祁江阳(公元前4140—前4106年,号参卢氏,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黄帝依昌块(公元前4106—前4075年,属于黄帝轩辕氏姬姓的后裔);黄帝祁号次(公元前4075—前4053年,号轩辕氏,同样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据史料记载,黄帝因为有土德之瑞,所以被尊称为黄帝。在他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广泛播种百谷草木,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民众开启了众多伟大的创造,比如始制衣冠,让人们的穿着更加得体美观;建造舟车,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制定音律,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甚至还创作了《黄帝内经》这部医学经典,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的活动范围极为广阔,不过他主要的活动区域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并且将都城定在了有熊。他一生战功赫赫,先是联合炎帝共同击败了蚩尤,之后又在与炎帝的较量中取得胜利。根据《史记》的记载,在那个时期,黄帝的势力范围十分庞大,东边一直延伸到大海,西边抵达陇右的崆峒山,南边能到达湘水一带,北边则到了燕山地区。这个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河南、江苏、浙北、赣北、湘北、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以及陇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