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文化的璀璨星河中,佛教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提及佛教中深入人心的形象,观音菩萨必然是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名字。所谓“源起于印度,光大于中国”,佛教在中国历经千年的传播与发展,早已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在众多佛教神祇里,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可以说是最为家喻户晓的存在,她的慈悲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信仰寄托。
观音菩萨形象(86版西游)
然而,你是否知晓?尽管观音菩萨在民间影响广泛,但她仅仅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并且其排名并非首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四大菩萨的神秘世界,深入了解排名第一的那位菩萨。
“菩萨”这一称呼,乃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而来,它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这个词的音译有多种形式,比如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亦或是扶萨;从意思翻译的话,则可称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
其中,“菩提”蕴含着觉、智、道的意思;“萨埵”代表着众生、有情。所以,菩萨的含义是大士,也就是指那些发下宏大心愿的人。
菩萨立下誓言:“以智慧向上追求佛道,以慈悲向下度化众生。不为自己谋求安乐,只愿众生远离苦难。”他们是心怀救世慈悲的高尚存在。
观音、如来、普贤、文殊形象(86版西游)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却高于罗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同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拯救众生脱离苦海。而且,菩萨通过不断修行,最终是能够成佛的。
菩萨们都立下了宏伟的誓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他们秉持着自我奉献的精神留在人间。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化身出现在民众之中,随时随地解救人们于危难之际。正因如此,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深深扎根于民心,让人们对他们倍感亲切与尊敬。
在大乘佛教中,“智、悲、行、愿”是四大菩萨的显著标志。文殊菩萨象征着智慧,观音菩萨代表着慈悲,普贤菩萨体现着行践,地藏菩萨则代表着愿力。
四大菩萨各自造就了属于自己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座道场合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并且从明代起,就有了“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的说法。
说到这里,答案已然揭晓。没错,四大菩萨中排名第一的便是——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全称为文殊师利,也被称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文殊菩萨以智慧和辩才著称,位居首位,代表着大智(理性),故而被尊称为“大智文殊菩萨”。他的道场就在山西五台山。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他后来四处寻访仙人,寻求出家之法,却始终未能遇到能够传授之人,于是便皈依了佛教。文殊菩萨出家学道后,安住于首楞严三昧,行常人难以做到之事。在佛涅槃四万五千岁时,他前往雪山,为五百仙人宣讲十二部经。之后回到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进入涅槃。
榆林窟第3窟 文殊菩萨 西夏
《宝藏陀罗尼经》中,佛对金刚密迹主说道:“我灭度后,在南瞻部洲东北方,有一个名为文震旦的国家,其中有一座山叫做五顶山,文殊童子在此游行居住,为众生宣讲佛法。”《华严经》也记载:“东北方有一处菩萨居住的地方,名为清凉山,过去的诸位菩萨常常在此居住。如今有一位名为文殊师利的菩萨,带领一万菩萨眷属,在此为众生说法。”这里所说的清凉山、五顶山,就是我国山西的五台山,这便是文殊道场的由来。
在汉传佛教的历史长河中,文殊菩萨曾化身寒山大士、杜顺大师,长期在五台山接引众生。前往五台山朝山的人都会受到文殊菩萨的接引,因此有“迎一千,送八百”的说法。而且,据说明末的憨山大师(憨山德清禅师)与清末的虚云老和尚(虚云德清禅师)都曾得到文殊菩萨的亲自指点。
1203年 镰仓时代木雕群像 快庆造 日本安倍文殊院珍藏
依照佛教典籍所述,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引导无数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坦言:如今我能够成佛,全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的无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的弟子;未来将要成佛的人,也都是因为文殊菩萨的威神力。
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拥有极高的地位。他位居众菩萨之首,被视为如来“法王”之子,所以常被称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常常协助释迦牟尼佛宣讲大乘佛法的深奥玄理。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一同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这三位被世人尊称为“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作为本愿,经中提到:“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作为摄心的方法,教导人们要摒弃自私的念头,将大众的利益置于首位。自身保持清净无染,一心利人,如此才能进入三昧大智正定。
在五台山的各寺庙中,供奉着许多单尊的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的形象多种多样,其面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猛相,多首多臂,意在降服怨敌、消除烦恼,但内心却满怀慈悲,这种属于密宗造像;另一种是静相,结发戴冠,面容慈祥,属于显宗造像。
按照顶髻的形状来划分,文殊菩萨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咒)的字数,将其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
十四世纪东密佛画 八字文殊菩萨像 挂轴 绢本彩绘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文殊菩萨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这种形象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呈现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模样。五髻象征着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文殊菩萨的童子形象寓意着天真纯洁。他左手持如意,右手执宝剑。金刚宝剑能够斩杀群魔,象征着大智慧如同锋利的宝剑,能够斩断一切无明烦恼。他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此外,还有一种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创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文殊菩萨像 绢本 着色 金泥 挂轴 南北朝时代 建武元年(1334) 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不过,大多数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青狮。狮子勇猛威风,能够震慑魔怨,这表示菩萨的智慧威猛无比。在《封神演义》中,文殊菩萨的青狮就是“虬首仙”,他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随侍七仙之一,颇具知名度。
而在《西游记》里,青狮更是成为唯一一个两次下界为妖的角色。一次是在乌鸡国假扮国王,另一次是在狮驼岭担任大大王,与六齿白象和大鹏鸟一同在八百里狮驼岭制造了人间炼狱。最后,还是文殊、普贤和如来佛祖亲自出手,才将三怪收服,这也是唐僧师徒西行路上著名的一难。
大鹏鸟、青狮、白象形象(西游续集)
文殊菩萨掌管着智慧,在民间,人们若希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就,便纷纷祈求文殊菩萨保佑。因此,每年高考前后,都会有大批家长带着孩子前往五台山上香拜文殊菩萨,他们希望菩萨能够保佑孩子金榜题名。这也体现了文殊菩萨与普通老百姓最为贴近的一面。
文殊菩萨形象(86版西游)
最后,为大家解释一下“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这一说法的由来。一方面,这与文殊、观音、普贤和地藏四大菩萨的排序有关;另一方面,五台山以其悠久的建寺历史和宏大的规模,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所以才有“金五台”的美誉。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园、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其超然的地位当之无愧于“金五台”的称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