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文化的璀璨星河中,书法艺术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文字的艺术呈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寄托。而在中国台湾省,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其书法作品也别具一格,他就是国民党前党主席马英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马英九的书法世界,赏析他那三十六幅经典书法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与艺术价值。
琴棋书画,在古代被尊称为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极为推崇的娱乐活动。古人觉得,无论是亲自抚琴、弈棋、写字、作画,亦或是静静地听琴、观棋、赏字、阅画,去领会其中的诗情画意,都能够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对健康和长寿大有益处。在当代,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出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当字画与现实背景相结合时,赏字便更增添了一番别样的趣味。
——题记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为湖南省湘潭县。1952年,他随家人移居至台湾。1967年,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81年,马英九踏入政坛,他曾担任过台湾“法务部”部长、台湾陆委会副主任委员、“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台北市市长等重要职务。2008年5月,他获任台湾省领导人;2012年1月,在选举中他击败蔡英文、宋楚瑜,成功获得连任。2005年和2009年,他两度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2020年4月,国民党改革委员会聘请马英九等6位历任党主席为“咨询顾问团”成员。
在马英九任职期间,他始终坚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维持两岸现状”,这一举措成为了两岸和平与区域稳定的重要保障。他为维护两岸交流往来的健康秩序,推动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书法魅力无穷,无愧于中国十大国粹之一的美誉。马英九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书法风格高古大气,别具一格。其深厚的学识涵养和扎实的传统书法根基令人赞叹不已。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一种极为舒适的感觉,尽显大家风范。
马英九先生痴迷于书法,并刻苦练习,这自然与他严格的家教密不可分。他的父亲马鹤凌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马英九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他每天六点刚过就起床读书、练字,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马英九先生临摹过众多字帖,例如他在柳体、欧体、魏碑上都下过很深的功夫。无论书写哪种字体,他都能够通过笔端将传统书法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赏心悦目。特别是他的行草作品,格局感较强,充分体现了力度之美和神采之美,个性也十分鲜明。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他的书法作品。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马英九在拜谒南京中山陵时题词》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所题的《隶书马英九在拜谒南京中山陵时题词》,释文为:和平奋斗,振兴中华。落款是:马英九。2023年4月28日上午,马英九一行在拜谒南京中山陵时题写了“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观赏此幅作品,会让人有一种震撼之感。从他身上,我们也能得到深刻的启发,书法必须坚守传统,只有坚守传统,才能够做到融古出新,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更好地彰显个性。而他的硬笔书法同样有着较高的水准,每次看到,都会给人一种新鲜感。从他的书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书法的独特魅力,也充分彰显了传统书法的博大精深,着实令人佩服。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两岸连缘》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两岸连缘》这幅四字书法作品,从结体上一眼就能看出具有隋唐时期书法的底蕴。此作融合了隋唐时期褚遂良的书法风格,此外还带有一些欧体书法以及颜筋柳骨的神韵。马英九的书法以唐朝书法为根基,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练习榜样。
这四个简单的字,内容令人敬佩和认同,书法方面也备受称赞。此作结体严谨,端庄清秀,既富有唐朝书法的风骨,又带有当代审美的气息。
这幅字的优秀之处在于汲取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其美在于运笔稳健,一笔一划都骨肉俱佳,透着刚强的气息,端庄秀美,严谨而大方得体,是马英九笔下的经典楷书作品。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覃日飞先生书展志喜》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所题的《覃日飞先生书展志喜》,释文为:艺苑生辉。落款:马英九敬贺。这幅楷书作品中规中矩,将唐楷的气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突出了柳楷的筋骨,瘦硬坚挺,很有气象。不仅如此,线条也非常刚直,写出了一种新的高度。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世界高姓宗亲联谊大会创会志庆》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世界高姓宗亲联谊大会创会志庆》,释文为:敫亲睦族,源远流长。落款:马英九题贺。这幅楷书作品非常出色,有着扎实的功底。对比他的行书和草书,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他楷书功底的深厚,令人敬佩。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马氏宗亲第八届大会》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马氏宗亲第八届大会》,释文为:宗谊绵延。落款: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敬题。这幅楷书作品对传统书法的坚守,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擅长写毛笔字,他要求马英九也要好好练习书法。不过,马英九具体的运笔、用墨、临帖等方面都是由他的母亲秦厚修女士指导的。秦厚修出身书香世家,她的爷爷是满清举人,父亲秦卓是国民党第11集团军机要师主任,曾上过岳麓书院,后考入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大前身)。秦厚修的母亲是将门闺秀,是左宗棠得力助手刘典的侄孙女。马英九和家里的姐姐妹妹们(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每天早上六点都被要求起床读书习字,所以他的学识和书法都有着深厚的传承和扎实的幼功。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唐王昌龄出塞》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所书的《唐王昌龄出塞》,释文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落款:丙子秋月录唐诗,英九。这幅行书作品精致耐看,如行云流水般开阔洒脱,还透着一股飘逸的“仙气”,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儒雅气息,沉着沉静,笔墨酣畅。既有赵体的流美顺畅,又有洒脱感和敦厚感,充分体现出他儒雅的气质,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历来备受推崇和追捧。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行草有精神》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行草有精神》,释文为:“有精神之谓富,有道德之谓贵,有书能读之谓福,有子孙能承教之谓泽。是谓富贵福泽。”
用行草书写的这句箴言,比常见的楷书更为飘逸洒脱。
这幅行书作品在取法上高古,充分融合了诸家之长,尤其突出了明朝唐寅的风格笔调,洒脱感跃然纸上,让人一见倾心。在用笔方面,中锋行笔,笔笔遒劲有力,对笔法的掌控十分到位,控笔精准。起笔、行笔、收笔,技法娴熟。从中我们还能发现,他的行书兼具赵体行书的流美,美感十足。
在点画的雕琢上,也下足了功夫,书写节奏感强,线条富有弹性和韧劲。虽然没有明显的牵丝引带相互连接,但笔意始终贯穿其中,可见他对行书的把握十分有水准。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第二届中医药全球大会》赏析
中国台湾省前领导人、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