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到1927年10月18日,彼时三河坝战役的报道呈现出一幅惨烈的画面:“此次国共两军的恶战,其激烈程度前所未见。广州方面派出24艘军用篷船载着士兵到三河冲锋,贺龙部队(注:贺军为贺龙部队,广州军为钱大钧部队)一直等到船快靠岸时才开枪射击,结果全船的军士连同船夫都不幸被击毙。”
如今,当我们翻阅那段历史,仿佛还能看到韩江两岸那触目惊心的场景:死尸遍野,野犬在夜晚啃食着人肉,发出的叫声如同鬼哭一般,令人毛骨悚然。当地的百姓把尸骸拖到河里,以至于河水都被堵塞。在潮州湘子桥,仅一日之内就捞起了600具漂尸,并交由善堂收敛。这些尸身上,有的缠着红带(注:缠红带为南昌起义军),有的缠着白带,大多是被刺刀刺死的,断头、裂腹的惨状比比皆是,五官不全、四肢已断的更是让人不忍直视,完整的尸体还不到三分之一。而韩江沿岸苇丛中那些尚未被收捞的尸体,更是不计其数。潮州城中的居民向来都到韩江城外汲取江水饮用,可自从看到江面上浮尸众多,担心会引发瘟疫,近日都改去汲取井水了,由此也能想象到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
三河坝分兵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震撼了全国,然而国民党部队却对起义军展开了围追堵截。8月5日,南昌起义部队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途中,部队在抚州、瑞金、会昌等多地遭遇了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部,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起义军辗转来到了大埔县三河坝。
1927年农历8月24日,在梅州大埔县的临时指挥部里,众人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叶挺说道:“现在我方部队已经进入了梅江、汀江、韩江三江交汇的地界,接下来部队可以分水陆两路进入潮汕。”(注:民国时期,大埔县隶属揭阳市,今隶属梅州市)贺龙皱着眉头分析道:“前面有粤桂敌军围堵,后面还有钱大钧紧追不舍,要在潮汕地区建立工农政权,看来得先除掉钱大钧这个绊脚石。”周恩来深思片刻后表示:“目前我方部队兵力不足,要对付钱大钧,我军肯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这时,周士第挺身而出:“这里是连接闽赣和潮汕的枢纽,我25师愿意留下来阻击敌人。”朱德也坚定地说:“我也留下来,恩来、贺龙还有叶挺,你们继续南下。”周恩来有些担忧地说:“他们大约有两万兵力,但我们只能给你们3000人。”朱德豪迈地回应:“不管他们有多少人,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别想跨过三河坝一步。”朱德接着问道:“需要坚守几天?”周恩来回答:“三天。”朱德承诺道:“三天之后,我和周师长会带阻击部队和你们汇合。”
三河坝战役
1927年农历8月24日,起义军大部队乘坐着100多条民船,沿着韩江继续向潮汕方向进军。而第9军副军长朱德则率领着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在三河坝,负责掩护主力南下。此时,指挥部已经收到情报,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正从松口(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方向攻打三河坝。
战斗前1天,在三河坝田氏家祠的临时指挥部里,第25师党代表李硕勋看着墙上朱德写下的“誓死杀敌”四个大字,称赞道:“朱德同志,你这‘誓死杀敌’四个字写得真好啊。”(田家祠临时指挥部墙上至今还保留着这四个大字)朱德笑着说:“哈哈,咱们干革命不仅要会打仗,还得会做思想工作。对了,李硕勋同志,附近老百姓们都安顿好了吗?”李硕勋回答:“周师长已经派人四处张贴安民告示,这里的群众工作做得很出色,百姓们都非常支持咱们。”25师师长周士第向朱德报告:“报告朱总指挥,我军已在三河坝东岸笔枝尾山、龙虎坑及石子庵一带修筑好了防御工事,沿岸山头也已经安排好了伏击人员。”朱德满意地说:“做得好,周士第同志,就等着敌人来了,给他们迎头痛击!”
战斗第1天,三河坝附近观音阁高山瞭望哨率先发现了敌情,战斗正式打响。国民党钱大钧部队一万多人占领了汇城(注:汇城,今三河城),与三河坝部队形成了隔江对峙的紧张局面。在南昌起义部队三河坝临时指挥部里,李硕勋感慨道:“钱大钧的鼻子还真灵,这么快就找过来了。”朱德兴奋地说:“来得正好,周士弟同志的鞭炮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呢。”当天下午,钱大钧先头部队隔江对我军阵地发动了攻击,起义军在稠密的松树和防御工事的掩护下进行了反击。为了虚张声势,消耗敌人的弹药,我军把炮竹放进旧油桶里点燃,制造出虚实难辨的效果,让敌人不得安宁,就连夜晚都不敢入睡。
战斗第2天,在国民党钱大钧部队的三河坝临时指挥部里,参谋长向师长报告:“师长,我军先头渡江部队,在笔支山顶附近水域遭到敌军袭击,无一生还!敌军伤亡情况不明。”国民党第一师师长钱大钧愤怒地骂道:“MD!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啊,我们人多,就不信对付不了他们。传令下去,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强渡,一路到下游石子庵渡江包抄,沿岸士兵负责火力掩护!”当天下午,参谋长又急忙来报告:“前线来电,我军在石子庵渡江部队遭到陈毅率领的73团伏击,全部牺牲。还有……”钱大钧怒不可遏地吼道:“一群废物!还有什么,快说!”参谋长战战兢兢地说:“正面渡江的一个团遭到敌军主力袭击,全部殉国!”钱大钧咬牙切齿地说:“TMD,真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传令下去,继续强攻,炮兵营负责火力掩护,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拿下三河坝!”这一天,钱大钧部队抢来民船,载着士兵强行渡江。起义军早有防备,采用“半渡击之”的战术,让钱大钧部队损失惨重,钱大钧气得破口大骂。起义军凭借着地形优势英勇杀敌,战斗一直相持了三昼夜。
战斗第3天晚,在国民党钱大钧部队的三河坝临时指挥部里,钱大钧焦急地问:“参谋长,增援部队到了没有?”参谋长兴奋地报告:“报告师长,我军增援部队已到,一路由高陂(今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而上,一路由松口而下,已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钱大钧喜出望外地说:“好,太好了!”
战斗第4天凌晨,在起义部队的三河坝临时指挥部里,周士第神情紧张地说:“钱大钧部已经渡过了汀江和梅潭河,敌军黄绍竑部的两个师也包围上来了,南边的路被堵死了!”许光达担忧地说:“现在,大雾弥漫对我们非常不利……而且,我们的子弹也快打光了。”朱德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的阻击任务已经完成了,为了保存革命火种,我们必须撤离!但钱大钧不会轻易让我们离开,所以我决定,留下二百人断后,让更多的人能够活着出去,但留下的人活下来的希望很渺茫!”11军25师73团3营营长蔡晴川毫不犹豫地说:“我申请留下!”11军24师72团团长孙树成也坚定地表示:“愿意留下断后!”众人纷纷响应:“我愿意留下!”朱德动容地说:“父子同军的,儿子出队离开;兄弟同军的,兄长留下来。大家要记住,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要为中国革命留下种子。”说着,朱德脱帽敬礼。
在敌众我寡的艰难情况下,起义军不得不从三河坝撤退。蔡晴川所在的第三营200多人,最终仅两人负伤撤离,其余全部壮烈牺牲。三河坝这一战,朱德率领的3000余起义军,顽强地阻击了蒋介石嫡系钱大钧部20000余人,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最终,起义军伤亡800余人,歼敌1300多人。三河坝战役意义重大,朱德、陈毅为党和中国革命保存了宝贵的火种,并于1928年4月28日在江西砻市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故事#
#纪念井冈山会师#
(注:对话部分系根据记载改编)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