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长河中,历史的车轮始终滚滚向前。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契机。这座曾经从小渔村崛起的现代化都市,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即将开启新的辉煌篇章。
8月2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该规划对深圳园区进行了高瞻远瞩的定位,将其打造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的试验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的集聚区。这一规划的出台,无疑为深圳园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简而言之,深圳园区将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并且广泛汇聚国际顶尖的科技人才。通过对接香港以及国际先进的科研规则,努力营造高度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科研制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粤港澳地区大量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有望在这里实现高效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规划还明确了目标,分为2025年和2035年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综合来看,深圳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望再次实现飞跃式发展。国家发布的这份规划对深圳园区给予了极高的定位,堪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此前,河套合作区只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文件中有所提及, 而如今将深圳园区单独拿出来进行详细规划,足以可见其肩负的使命重大,重要性不言而喻。
仅仅20多年的时间,深圳就实现了惊人的蜕变。最初,深圳凭借承接香港外溢的制造业开启了发展的征程;如今,它将与香港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和增长极。很难想象,一座城市能够拥有如此快速且蓬勃的发展活力。
回首往昔,深圳曾是香港传统产业的加工基地。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深圳对香港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仅为11.6%;而到了2021年,这一比重已经大幅提升至74.7%。
前些年,一些传统制造业陆续从深圳迁出,社会上唱衰深圳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实际上,这是深圳“腾笼换鸟”发展战略的必经阶段。
曾经,深圳是香港的加工工厂;如今,深圳园区已经成功引进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五所香港高校的共10余个优质科研项目,发展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该文件还提到,支持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国际科技组织在深圳园区设立分支机构。 支持深圳香港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深圳园区共建卓越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平台、数字经济与金融超级计算集群、“量子谷”。 同时,协同香港引进国际顶尖研发型企业,设立联合研发中心,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一月份,国家明确表示将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务实的举措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武汉、西安等区域创新高地布局建设更多的外资研发中心。
深圳和香港共同打造的河套合作区,无论是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还是制度的开放与改革,都具备吸引外资在此设立科技创新机构的显著优势。
要知道,外资研发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深圳在引入外资时,目光早已不再局限于普通制造业,而是聚焦于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研发领域。
引入外资研发中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加速推动海外人才的引入。美国之所以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卓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具备强大的全球创新思维人才招募能力,这也是美国在全球高技术市场中占据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件中还提及,研究引入穗莞深等城际铁路,加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进一步南延至深圳园区等项目建设,实现深圳园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创平台的轨道交通连接。
这俨然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走廊。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
综上所述,由一水之隔的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和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组成的河套合作区,未来有望成为我国面向全球的重要科技创新高地,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一起讨论交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