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常设编制,其级别相当于军级,纵队司令相当于整编后的军长。这一编制在当时的战争局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承担着重要的作战任务,为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战时期,我军有两个正规编制,分别是八路军与新四军。八路军下辖3个师,每个师下辖2个旅。八路军的三个师后期演变为四个一级军区,即山东军区与滨海军区(115师)、滨海军区(120师)、滨海军区(129师)。一级军区下辖几个二级军区(相当于旅级),二级军区都有自己的野战部队旅级,军分区分属团级。“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下辖7个师,每个师下辖3个旅。新四军的级别相当于八路军的师级,所以新四军的师级相当于八路军旅级,自然新四军的旅相当于八路军的团。这些编制的调整与变化,紧密结合了当时的战争形势和战略需求,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开始组建野战纵队。当时的纵队有的下辖两个或者三个旅,也有纵队下辖3个师的情况。这种灵活的编制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合理调配兵力,提高作战效率。
例如,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是由358旅与独立第1旅编成,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是由359旅与独立第1旅编成。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是由独立第3旅、独立第4旅、独立第5旅编成。下辖两个旅的纵队是由王牌老部队编成,三个旅的纵队都是新组建的部队。这些纵队在西北战场上奋勇作战,为保卫西北、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如,东北野战军的主力是由原115师组建山东军区的部队组成,山东军区的部队在挺进东北前整编出了八个师。比如,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是由山东军区第1师、第12师与东北军起义的第111师合编而成。后期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发展建立了很多军区,军区下辖若干个独立师,然后就是几个独立师合编为纵队。比如,钟伟的第十二纵队就是由独立第2师、第4师、第5师合编而成。所以说东北野战军的纵队有老纵队与新纵队之分,有老部队的纵队自然属于老纵队,老纵队的司令员自然级别要高于新纵队的司令员,55年授衔可以明显看出来。东北野战军在东北战场上的英勇奋战,极大地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为全国的解放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1949年解放军部队统一整编,纵队改编为军,纵队司令员大多数改任军长。因为当时组建了比纵队级别更高的兵团,所以一些资深纵队司令员改任为更高级的兵团级干部。也就是说纵队司令就是49年整编前担任军级的,在资历方面要高于没有担任过纵队司令的军长。这一整编举措,使我军的编制更加规范化、现代化,进一步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指挥效率。
第一纵队(第1军):司令员:张宗逊(上将)/贺炳炎(上将),政委:廖汉生(中将)。张宗逊等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第二纵队(第2军):司令员:王震(上将),政委:王震(兼任)。王震将军以其勇猛无畏的作战风格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部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第三纵队(第3军):司令员:许光达(大将),政委:孙志远(未授衔)。许光达大将为我军的装甲兵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纵队(第4军):司令员:王世泰(未授衔),政委:张仲良(未授衔)。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部队的发展和战斗胜利付出了巨大努力。
第六纵队(第6军):司令员:罗元发(中将), 政委:徐立清(中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第七纵队(第7军):司令员:彭绍辉(上将),政委:孙志远(兼任)。彭绍辉将军身残志坚,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第八纵队(第8军):司令员:姚喆(中将),政委:王震(兼任)。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第一野战军的第一纵队下辖老部队358旅,第二纵队下辖老部队359旅,所以属于老纵队,所以纵队司令授衔相对较高。这些老纵队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第一纵队(第16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委:苏振华(上将)。杨勇和苏振华两位将领密切配合,带领部队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第二纵队(第10军):司令员:陈再道(上将),政委:王维纲(上将)。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第三纵队(第11军):司令员:陈锡联(上将),政委:彭涛(未授衔)。陈锡联将军以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战场上威名远扬。
第四纵队(第13军/第14军):司令员:陈赓(大将),政委:谢富治(上将)。陈赓大将足智多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六纵队(第12军):司令员:王近山(中将), 政委:杜义德(中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屡立战功。
第九纵队(第15军):司令员:秦基伟(中将),政委:谷景生(中将)。秦基伟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卓越,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第十一纵队(第17军):司令员:王秉璋(中将),政委:张霖之(未授衔)。他们为部队的发展和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注:第二野战军陈赓的第四纵队属于军委直属机动纵队,纵队编制下辖4个旅,后来整编时4个旅整编成为两个军(第13军与第14军)。这一机动纵队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战场形势。
第一纵队(第20军):司令员:叶飞(上将),政委:叶飞(兼任)/韦一平(未授衔)。叶飞将军作战勇猛,指挥果断,为部队的发展和战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纵队(第21军):司令员:滕海清(上将),政委:滕海清(兼任),副司令员:张震(中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拼搏,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纵队(第22军):司令员:何以祥(少将)/孙继先(中将),政委:丁秋生(中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工作。
第四纵队(第23军):司令员:陶勇(中将),政委:王集成(少将)。陶勇将军以其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尊敬和爱戴。
第六纵队(第24军):司令员:王必成(中将), 政委:江渭清(未授衔)/陈时夫(未授衔),副司令员:皮定均(中将)。皮定均将军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第七纵队(第25军):司令员:成钧(中将),政委:赵启民(中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第八纵队(第26军):司令员:王建安(上将)/张仁初(中将), 政委:向明(未授衔)/王一平(未授衔)。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第九纵队(第27军):司令员:许世友(上将),政委:林浩(少将)。许世友将军以其勇猛无畏的作战风格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成为了广大官兵学习的榜样。
第十纵队(第28军):司令员:朱绍清(少将),政委:陈美藻(少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一纵队(第29军):司令员:胡炳云(少将),政委:张藩(中将)。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十二纵队(第30军):司令员:陈庆先(中将),政委:曹荻秋(未授衔)。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部队的发展和战斗胜利付出了努力。
第十三纵队(第31军):司令员:周志坚(中将),政委:陈华堂(少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注:皮定均原来先是中原军区第一纵队1旅旅长,“中原突围”进入华东野战军,部队被 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所以皮定均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皮定均后来担任第24军代军长,军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53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55年授衔原本是少将衔,因为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晋中”。皮定均的后期经历与《亮剑》李云龙很相近。皮定均将军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第一纵队(第38军):司令员:李天佑(上将),政委:梁必业(中将)。李天佑将军以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第二纵队(第39军):司令员:刘震(上将),政委:吴法宪(中将)。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纵队(第40军):司令员:韩先楚(上将)/罗舜初(中将),政委:罗荣桓(元帅)。韩先楚将军被誉为“旋风司令”,他的指挥风格凌厉迅猛,让敌人闻风丧胆。
第四纵队(第41军):司令员:吴克华(中将)/胡奇才(中将), 政委:欧阳文(中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纵队(第42军):司令员:万毅(中将),政委:刘兴元(中将)。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第六纵队(第43军):司令员:洪学智(上将)/黄永胜(上将),政委:赖传珠(上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第七纵队(第44军):司令员:邓华(上将),政委:吴富善(中将)。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八纵队(第45军):司令员:段苏权(少将),政委:邱会作(中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部队的发展和战斗胜利付出了努力。
第九纵队(第46军):司令员:詹才芳(中将),政委:李中权(少将)。他们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纵队(第47军):司令员:梁兴初(中将),政委:周赤萍(中将)。梁兴初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威名。
第十一纵队(第48军):司令员:贺晋年(少将),政委:陈仁麒(中将)。他们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第十二纵队(第49军):司令员:钟伟(少将),政委:袁升平(中将)。钟伟将军以其果敢的指挥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广大官兵的尊敬。
注1:山东军区组建了8个师,第4师与第8师没有去东北,第4师后来编成华东野战军的第八纵队,第8师师长王麓水1945年12月的滕县战役中不幸壮烈牺牲。这些部队的发展和变迁,反映了当时战争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注2: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属于老纵队。这些老纵队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1师与第2师,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下辖老部队新四军第3师,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3师,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下辖老部队山东军区第5师、第6师。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下辖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